2018年“繁荣科普创作 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繁荣科普创作的要求,回应广大会员对共建共享科普创作交流平台的呼吁,进而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阐发观点、激发灵感、繁荣科普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8年继续组织开展“繁荣科普创作 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活动。

1月16日上午,2018年第一期沙龙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当我们面对自然”为主题,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科普创作》杂志社协办。本场活动特邀嘉宾有: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矛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博物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植,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颜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助理杨虚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看花是种世界观》作者半夏,以及对该话题感兴趣的科普爱好者共2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由杨虚杰老师主持,得到了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平台的支持。

博物写作与博物出版渐成风尚,年度图书榜单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博物图书,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自然写作早已在西方蔚然成风,中国的作家和科学家也在认真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自然,如何书写、欣赏和借鉴?与会专家围绕博物写作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关于博物的历史演变,阿来老师向大家介绍道:博物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密切相关。最开始大众没有科学传播知识的需求,都在解决生活现实的问题。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如一些动植物濒临灭绝,人们在焦虑和生活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博物是一个切入口,我们更要从情感上认同这件事情。阿来老师呼吁,世界上的人、动植物等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谁也离不开谁,我们要有共生的理论。吕植教授也说,做自然保护,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自然,每个生态环境中各个物种之间都存在联系,缺了任何一个物种,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环境就会受到影响。

谈到与博物结缘,刘华杰教授很有感触。他坦言从小就喜欢植物,但是小时候接触不到植物方面的科学内容,但自己一直坚持着这份喜欢,并成为爱好。“华杰老师经常为仔细观察一种植物,开车往返许多次。”杨虚杰老师介绍道。虽然刘华杰教授学哲学出身,但俨然成为一名博物学家。博物学家一般都不是植物学家,刘华杰老师补充道。比如梭罗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当看到一些战争和压迫后,他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开始关心植物,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晚年用了15年研究植物,还出版过《植物学通信》。

关于自然写作和科普写作的关系,阿来老师发表了观点:自然写作和科普写作是有交集的,不用刻意去划分。科普创新,必须在理念上有创新。

现在的科普读物有些急功近利,与自然脱节。科普源于科学,博物写作给大家在科学、科普、动植物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好的补充。颜实所长在科普读物出版和研究方面也给出了很有价值、引人深思的评价。

对于如何进行博物写作,老师们一致认为:首先要有主人公意识,要投入一定的情感。对大自然、动植物的研究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一个过程,只有经过持续不断的观察思考,才能产生一种美妙的反应。其次要注意文章的呈现形式,美的自然界要用美文来呈现,在此基础上再推陈出新,好的科普美文才会产生。

沙龙结束后,各位专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大家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期的沙龙活动。

本次活动现场视频将于1月18日在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APP平台推出,敬请各位感兴趣的朋友们下载APP观看。

科猫现场直播:https://h5.scimall.net.cn/meeting/meetingDetail?id=1025

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平台是集科技交流,科技会议,创新创业,知识获取于一体的科技社交平台,简称“科猫”。

“科猫”平台突出科技社交理念,旨在为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提供智能、便捷、有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其以社交互动作为主线;以优质服务作为手段;以政治引领作为导向;以认知计算作为支撑,努力实现全面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目标。

在这里,科技工作者可以互动交流;这里是海量信息的集散地,提供最新、最权威的科技资讯,让学术文章即时触达;这里定期组织各个行业的专家、大V进行线下、线上会议交流,让学习交流更畅达。

只要您是科技工作者,是各级科协组织,各级学会,科研机构,科技公司均可入驻。

作为开放型应用平台,“科猫”对内将与“科普中国”及中国科协官网互联互通,对外将与现有社交平台互联互通,为全国学会、地方各级科协、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等基层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单一用户认证的一站式服务,打通、整合各级各类组织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形成开放、互联、共享的运行机制。

本文由科猫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APP。

责编: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