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赞同用活人殉葬吗,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又是什么意思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句“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如今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然单从“始作俑者”的现代意义来讲就是形容为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开了头,也就是罪魁祸首之人。可对于所谓是孔子之言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理解却不能简单的从现代意义出发,这可关乎着孔子保持了上千年的圣人形象!为讲清楚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讲明白一个背景。

始作俑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第一个做陶俑或木俑的人。那么,做陶俑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这就关系到了我国的殉葬制度了。

古代的活人殉葬_图

人们所熟知的就是陪葬点金银珠宝什么的,鲜为人知的就是我夏商周三代的人牲和人殉了。虽然人牲和人殉叫法不同,但都是杀死活人,用来纪念或继续为死去的主人服务。现在的牺牲是指为伟大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是光荣的、是令人敬佩和为人榜样的,而在三代时期就是悲催的祭祀用品了。打仗胜利了得了不少战俘,养着浪费粮食,所以就多用于祭祀,先是挖个大坑、捆绑住他们的手脚、排列整齐,然后在盖上土,由此就成了“牺牲”,地位如同牛羊猪了。这是人牲。

主人死掉了,到了地下没人服侍,于是赐死生前的侍从,这就是人殉。当然,也有殉葬自己小老婆的。反正在那个时候有没有人权什么的,父系家长最厉害了,让你死就得死,哪里还有活的可能。

殷墟出土的的陪葬品_图

据考古甲骨卜辞统计,商王祭祀共用人牲1.4万人,其中武丁一代用人牲9000多。这还仅仅只是在甲骨卜辞上统计到的人数,那还有没有被记载或遗漏、或损毁的甲骨卜辞呢!所以,真正的人牲数可能比现有的数据大很多。人殉是时常发生的,比如说妇好墓中就发现有人殉的现象。武丁之后,类似的人牲和人殉渐渐就少了,学者推断可能是生产技术发展了,需要大量的奴隶发展生产,于是这些便被留了下来,再有发现人牲、人殉者多为无生产价值的妇女小孩。所以说穿越需谨慎,否则莫名其妙的就被埋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活生生的人被用来殉葬毕竟是野蛮人的行为,于是“作俑者”便出现了。用泥巴加上木头做成人的模样代替活人去服侍亡人,死人嘛,好糊弄,随便整整就可以了,反正也不会跳出来非得要求殉葬活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_图

那么问题来了,孔老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第一种理解的,说孔子很重视礼数,认为最开始用陶俑代替人活人殉葬的人不会有后代。这么理解,其实很符合“始作俑者”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但是要把孔子维持了几千年的仁义形象往哪放?一个仁义的智者,怎么会觉得拿人殉葬是一件值得推崇的礼数呢?所以,这个理解不可信,极其不符合孔子的形象。

第二种解释来了。有人认为是孔子搞反了人殉和用陶俑殉葬的时间先后顺序。孔子以为是先有人拿人样的陶俑殉葬,由此才引发了活人殉葬。这样解释,似乎也比较合情理,但是孔子是什么人?韦编三绝呀,怎么会整出这么大的一个乌龙呢?这个解释,由来应是朱熹和郭沫若。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

"古之葬者,束草以为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佣,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

郭沫若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陶俑出现在人殉之前,而孔子因人殉太过于残忍迁怒于作俑者,便有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咒骂那些最开始用陶俑殉葬的人,必定无后。执从看法的人,大概是自己本不知此话何意,又想维护孔子的形象,才故意把陶俑和人殉出现的时间做了改动。现阶段的考古学,对于陶俑和人殉出现时间先后的问题已有明证,人殉确实比“始作俑者”早。人殉古文献中多少有记载,孔子饱读诗书,必定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个解释对于孔子来说也是有损形象的。而为维护孔子形象而由此说法的人可谓是多此一举。

第三种解释就比较靠谱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加上一个问号,就成了一个反问句。第一个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代么?这样,不是很合理?孔子的形象依然很完美。

战国时期陶俑替代殉人陪葬_图

以上三种解释,都是基于“后”乃后代的意思,那如果“后”指的是其它意思呢?《商君书》: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

这其中的“后”为继承之意。又如,《吕氏春秋·长见》"察今则可以知古,知古则可知后。"这个“后”注为来也。

关于这两种对于“后”的解释,笔者又听闻了一个更为有趣的解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难道没有人会和第一个作俑的人一样继续做俑了吗?意思是干脆连俑都不要做了,浪费人力物力的,人死如灯灭,还要那么多俑干什么?这个解释的出发点还是在于“始作俑者”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引起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意思是孔子觉得殉人和殉俑都不可取。殉人不仁义,殉俑劳民伤财,两者本质上都是对底层人民的剥削,孔子对此深恶痛觉绝,觉得这也是一种不良的风气。关于这个解释,单独从“后”来讲很有新意。出发点却也是为了维护孔子的形象,比第二种解释更能体现对孔子的崇拜。

与大多数人而言,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第三种解释。我记得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不管初心为何,一定不能人云亦云,得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历史堂团队作品文:汪鸳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