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新诗教学的研究不计其数,新诗教育、新诗教学的文章可谓篇目繁多,新诗教学越来越得到了相关教育者的重视。诸如重新定位当前语文新诗教学,研究当前语文新诗教学的问题,探讨语文新诗教学的对策,这些都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那么,新诗教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首先,教材编选者不够重视。

新诗从五四运动时期诞生到今天,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但是新诗在语文教材中长期以来一直不受重视。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材都很少选新诗。“1956年的中学语文教材学习苏联语言文学分家的模式,将原来的《语文》拆分为《汉语》和《文学》。1950年版的初中教材有8篇新诗,同年版的高中教材没有新诗;1956年版的初中教材有30篇新诗,同年版高中教材同样没有新诗!因为高中《文学》前三册按中国古代文学史排序,从先秦《诗经﹒关雎》到清末梁启超《谭嗣同传》,外加四位革命领袖的议论文;第四册选取中国现当代名人名文,虽名《文学》,但课文不全是文学作品。重要的是,全四册《文学》课本中没有新诗入选。这里反映初中高中教学的一个理念差异:初中诗教倚重‘今典’,寻求‘平衡’,力显‘包容’,古今中外诗作都入选;高中诗教倚重古典,唯古诗词是选。1963年的初中教材全六册仅三首新诗,同年高中教材全六册仅有一首新诗,而且是叙事诗(李季《难忘的春天》)”。如上所述,“文革”前1963年版中学语文教材新诗选篇之少是令人惊奇的,初高中全部新诗加在一起才四首。1979年的高中教材全四册仅有三首新诗,分别是李季《王贵与李香香(节选)》、李瑛《一月的哀思(节选)》和《天安门诗八首》。1990年版的高中教材第四册有一个新诗单元,共五首诗作。1981年版的全套初中教材新诗八首,到90年代初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1992年版全套初中“实验本”新诗增到11首。1997年“两省一市”高中教材共有10首诗作,2001年版课标初中教材共有22首新诗,2002年版高中新教材附有《其他诗歌读背篇章》,共五首,供学生自学,不占课时。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诗教学的情况更令人担忧。课标初中语文7~9年级六册课本,其中五册有新诗(有一册是散文诗),大体上每册五首,全套书总共29首,约占课文总数的1/6,占总教学课时的1/6;高中课本只有一个新诗单元,精读11篇,略读5篇,总共16篇诗歌,占全册书单元数的1/6,占全套书的课时的1/36。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语文对于新诗的教学课时安排基本上都是一首新诗安排一个课时,比其他文体的文章课时安排都少。其他文体的文章一般都会有2~3个课时,甚至是更多的课时。可见,新诗在教学大纲及教材选编所占比例较小,教材编选者不够重视,这已成为新诗教学缺失的一个表现。

其次,教师对新诗厌教怕教。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材对一些风格迥异、极富个性特色的新诗的入选,更是凸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师在新诗教学这一课题上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教师厌教新诗,害怕教新诗。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备新诗,不懂得如何去解读新诗,更不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学新诗。在新诗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鉴于一种恐惧的心理,很多教师怕讲不好诗或者讲错诗,他们无法找到一种正确合理的解读方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只是一味地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只是粗浅地漫游在诗的外部世界,于是一首首优美的新诗就这样被肢解得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对于新诗教学,有些教师甚至干脆就不讲或者少讲,他们采取不教新诗,跳过新诗的讲解,直接就讲其他文体的课文的处理方式,这样就不会出错。或者采取的是让学生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的一种对新诗教学的处理办法。

再次,学生对新诗厌学怕学。

新诗是自由诗,每一首就是一个新的格式,学生学起来不易把握,写起来更不好把握。很多情况下,学生对新诗的理解很少能够完全理解的。他们要么是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要么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诗中讲的是什么内容,于是对新诗就产生了一种厌学怕学的情绪,采取干脆就不学的态度。再者,由于教师对新诗厌教怕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新诗产生一种厌学怕学的心理。新诗教学课堂上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对新诗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学生课内自读新诗或者是课外自读新诗更不会有成效,有些学生甚至干脆就不学新诗,反正老师都不重视,况且考试也不考新诗。这样一来,学生便形成了一种厌学怕学的心理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