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引力波发现想到:有谁还能安静坐冷板凳?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是搜狐财经推荐的,是熊丙奇写的《引力波的发现对我国基础学科研究的启示》,文章讲道,从LIGO成立到引力波发现已经整整过去了25年多的时间,而且其中有11年时间里面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但这个组织还是对探测器进行了升级没有选择放弃,科学家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毕竟这一个项目耗资达几十亿美元。

我在想,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25年,有多少个25年可以用在工作中,支撑这些科学家的是什么呢?这是我最好奇的地方。

在职业规划咨询中,经常遇到不断跳槽的人,跳槽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感觉自己在目前的工作中没有价值,做的工作太基础了。我不否认一些工作岗位确实让人感到乏味,一个堂堂硕士毕业生沏茶倒水,可能也会让人感觉到没有面子。但学历真的就说明什么问题吗?

几年前去盈科律所参观,则是合伙人的模式,中心提供的公共商务空间,以及服务。律所的朋友介绍说,在公共平台做一些服务工作的,很多都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法律学硕士,他们需要在和大家接触中做一些基础工作过程中慢慢沉淀下来。我当时听了还是有些惊讶,从心里对那些年轻的背影有一些尊敬。律师,其实是一个服务行业,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心态,才能与专业技能整合在一起,成为职业发展的竞争力。

大家都听说过的10000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来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我的身边大多数成绩显著的人都在他们的领域中工作10年左右。很显然,这个时间长度远远超过了目前很多职场年轻人可以承受的时间长度。因为走入职场大概是24左右,很快面临谈恋爱,结婚,生子,压力山大啊!

所以,从24岁到30岁也被称为人生的第二个危机期和职业的第一个危机期,承担着走向社会和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承担着结婚的人生任务,承担着从被呵护者到持家者的角色转变。本来生存和发展是应该两个阶段的,现在都希望合并在一起,最好到30岁左右,房子也有了,车子也有了,经济负担没有了。

这种急躁,不仅表现在工作中,表现在恋爱交友中,更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到哪里都能感觉到大家都那么着急啊:医院里拿药、挂号,超市里排队交费,公交里等地铁,甚至打出租车,吃饭用餐。后来我想明白了,是我们的资源太少了,空间太小了,地盘太挤了,人们出于生存的本能和恐惧,只能去抢,去挤,去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缺乏秩序、关系社会、流氓战胜贵族的观念等造成人们不相信善良和听话能够等到尊重,不相信付出和等待能够有好的结果。所以,不怪人们的急,不怪年轻人的躁,是我们的社会原因,让人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是社会积累的文化让人们丧失了坐冷板凳的耐心。

但,急就真的管用吗?急就可以练一身武功吗?急的时候,无法冷静地思考哪个是真正的需要,而盲目随潮流而动。冥冥中只感觉到一种力量推送着自己,就像春运高峰时,出火车站时,你不用想哪个是出口,低着头跟着人流走就对了。但人生真的可以如此简单吗?因为人生的站点不是预设的,也没有方向的,更没有什么对或错的出口。你不怕随人流出站的时候,傻眼吗?

所以,你要知道,你想去的是草原,还是大海;你想去的是南方的山,还是北方的谷;你想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当然这与你的财力有关了。钱多,咱就飞机吧,钱少咱就汽车。另外还与你的情致有关,没钱还想旅行,咱就背包一族,有钱想得瑟就自驾也可。之后,无论是否拥挤,无非啥天气,一路前进,管它山高水长,日月岁深呢!我想,一路走过去,一定会有很多故事了,而这些故事,不就是你将来的谈资么?

那又如何知道要去哪呢?这事更急不得。因人而异了。有人以见多识广见长,有人以内在定力为先。关键两方面,知道自己,知晓外界。就象一个架跷跷板,两边均衡了,就可以稳定下来了。所以,要么自己花时间探索和了解,要么去找过来人缩短了解时间,。。。什么办法都可以用,唯有天天托着腮想是没有用的。

LIGO成立了25年多,发现了引力波。25年前呢?没有人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就象现在的我们,站在这个时间点,所有想出来的一定真的实现吗?不知道。但不去做更不可能实现了。所以呀,人生在我看来,就是为了一个自己心甘情愿的可能性---前进!而这个可能性,如果是心甘情愿的,那么苦涩的,孤独的过程里也会有让人血脉喷张的东西。

反正想做出点名堂里就得坐冷板凳,不如就找一个能够心甘情愿的可能性吧!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