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倒计时口令“三,二,一”,即将奔赴太空的我有些紧张和激动。“点火!起飞!”,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巨大的推力将我托举升空。不到十分钟后,我就顺利进入太空预定的环绕地球飞行轨道。发射那天是七年前,当时科学家设计我在轨寿命两年。
没错,聪明的小伙伴可能猜到了,我就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嗯,就是我啦
人们把住得最舒服的地方叫做宫殿,而将我取名为“天宫”,则是希望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与宫殿一样舒适。
你一定听过《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也一定对在我们头顶上那片浩渺苍穹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承载几千年中国人这一美好愿望,我于2011年9月29日启程开启“太空新旅”,在天上迎来了一批批可爱的航天员们和神舟飞船小伙伴,并与全国的中小学生共同开展了天地“天宫课堂”。送走航天员后,说实话,我在天上还真有些寂寞。
到2016年3月,已经超期服役两年半的我正式退休了。而且我马上就将与你们告别了。
不过最近听说国外在传我的谣言,说我失控了,重返地球时会对大家造成威胁,看来今天必须要出来说清楚了。
有危害?不存在的!
01
圆满完成使命后,我在科学家们的安排下开展了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用和空间环境探测,验证了低轨长寿命载人航天器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相关技术,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为空间站的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的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在今后的几个月里,我在科学家们的帮助下与大气层摩擦逐步降低轨道高度,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这个过程其实都是在科学家们的密切监测和控制下的。
早在去年5月4日,我国就向联合国大会汇报过我的实时动态,并报告了造成损失的概率很低。
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定期发布我的状态,最近的一期公告显示我正运行在轨道上,没有发生异常。
最近一期公告详细内容: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272.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00.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而对于航天器返回地球时是否会对地面带来损失的问题,我只能说这种概率非常非常小,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过一例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呢。
对于我,你了解多少?
02
根据咱们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安排,到2020年左右,将在太空中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庞大空间站。而我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重量和神舟七号一样,主要工作是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为航天员们在天上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和我的神舟飞船小伙伴体型不太一样,我的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
? 我的组成和功能
我的身体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实验舱主要负责航天员工作、训练及生活。实验舱里还有供航天员们运动的“健身房”呢,因为在太空中人体钙流失非常厉害,所以航天员们必须每天进行大量锻炼以保持骨骼强健。
“天宫一号”模拟图
在航天员活动的实验舱里面有很多电子设备,对此,设计师采取了“藏”的策略,把航天员用不着的东西都装修在里面,暴露在外面的设备都采用了圆角的设计,可避免航天员与设备之间的碰撞,保证了安全。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安装太阳能电池翼为飞行提供能源。你一定记得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做的陀螺实验,事实上,在资源舱里还藏着6个陀螺呢,他们的学名叫做“控制力矩陀螺”,为我提供精确的姿态控制。
在我的身体里,每个区域旁边都设有数量不等的手脚限位器,总数达到30余个长约20厘米、采用锦丝带材质的手脚限位器被巧妙地安放在舱壁四周。这种“小身材”装置却有着大功效,它是保证航天员在失重飘移状态下,便于手脚着力的唯一“法宝”,也是舱内数量最多的一种设备。你看太空授课中王亚平老师一直稳稳地站在那里讲课,并不像以往航天员那样在飞船里飘来飘去,就是手脚限位器的功劳。
长期太空飞行,娱乐活动对于保证航天员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为保证航天员的娱乐,我还专门给航天员提供了用来娱乐的笔记本电脑,航天员在辛苦工作之余、在睡觉之前,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来上上网、发发微博、看看大片,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或者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
? 我还与这些“明星”航天器在天上相会过
在轨期间,我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交会对接过。
交会对接是个难度极高、充满风险的过程,在太空中高速飞行的两个航天器,在不断接近的过程中如果稍有偏差,就可能会错过或相撞,这对地面飞行控制和航天器本身的自主测量控制能力都是极高的挑战,好在我都成功完成了,是不是很赞?!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放心了,对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文 /钱航,中科院博士
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直播嘉宾
本文由知识就是力量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