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火箭炮怎么发展:射程短精度高?还是超远射程?

现在火箭炮代表是美国M270,射程近,精度高,要么是中国的卫士系列,向战术导弹发展。哪种路线比较适合现代战争?
ps:巴西的阿斯特罗斯ASTROSⅡ火箭炮性能如何?感觉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啊。

北朝汉化:两种路线都走,最后合流。

解放军席卷亚洲:卫士那种东西,没几个国家真正需要,国内大概也不会去发展射程超过150公里自用型了。

viking5103:会不会装备一部分370口径啊,那可是有射程300KM的家伙。

▲卫士-1远程火箭炮

江南鸣镝:370口径属于AR3,属于兵工;卫士系列是川航的,现在路数是走巡飞弹;神鹰系列是航天科工的;A100系列是航天科技的。

intelxp180:卫士那玩艺对没有战术导弹的国家吸引力大,便宜好使。

maijiwen:制导远火和近程地对地导弹有什么区别吗。

南京国民政府:射程远,但超出自己侦查识别能力外,就没有意义。

maijiwen:卫士为什么比战术导弹便宜,是因为没装指导系统吗?

intelxp180:卫士有简单的惯导,用的是激光环型陀螺仪,比导弹的要简单不少。

noel:都适合啊,不同需求,我觉得对小国特别是两个小国互相敌对的情况下还是卫士更合算,当战略武器用了。

矢锋:M270好像已经有70km的新弹了。

炮灰掷弹兵:GMLRS+射程已经达到120KM了。美军现在还在开发LRPF,射程超过300KM,体积介于ATACMS与GMLRS之间,可由MLRS发射,有点类似于SY400。

xuhao1985:我记得M270不是本身自带短程弹道导弹发射能力么......

清梦:带啊,但是并不自带导弹啊。

▲卫士-2远程火箭炮

解放军-ZSC:小国拿卫士当战术导弹用打港口,编组站,大型工厂区之类的固定目标还是很划算的。

深潜者:话说弹道导弹与制导火箭弹的区别是什么?有没有关机控制/推力终止装置吗?

北朝神棍寇谦之:然而中国自己并没有装备卫士。

wanghrobin:因为装备了比卫士更靠谱的远火,卫士的超远射程放在小国手里是用来威胁邻国的一张炸......反正你的首都、机场、港口没长腿。

北朝神棍寇谦之:卫士的载荷比很有问题的,不加装制导的话精度很差,过大的射程对于陆军来说又缺乏观测手段,国内竞争连A100也没比过

oooooooo:M270的制导火箭弹射程可达70km,陆军战术地对地导弹可达300kM,而且都在实战中使用过。

真红骑士:卫士这种其实就是小国在条约限制下用来当弹道导弹用的。

yueying:射程太远没用……侦察监视和评估没人做。

深潜者:打准固定目标不需要侦查呀,就算是评估,有1m分辨率的商业光学/SAR成像卫星图也够了吧?买一幅貌似才几百刀。

yueying:你们对卫星显然了解不够……一般来说,卫星12小时重访一次同一经线,能不能持续观测目标区域看轨道设计,星座设计和你愿意付出多少卫星寿命。一般来说,商业卫星的更新速度是40到60个月,低维度地区可能会快点,但是要拿到两周内的影像,你可以找法国斯波特问问价钱。斯波特的运作也是奇葩的很。

深潜者:现在50-100kg的小卫星就有1m的分辨率了呀!而且它们都是成星座发射的。实时观测是做不到,不过半天一天访问一次应该可以吧?好像有些公司甚至允许客户决定怎么拍摄。

▲美M-270多管火箭炮

yueying:100公斤很大了,国内一般是50公斤以下的。

bjd:战略支援部的半小时刷一次的卫星图,高空无人机,土鳖联合星。

Scat:远火和无人机配合形成的作战效能相比现有作战体系是革命性的。

aswe:中国自用也就200km。

avatar:单买卫图没用的,火箭炮/战术导弹需要的精确定位信息,卫图上是不完整的,还是要做实地测量对GPS定位进行校验。
以前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可是现在无人机如此发达已经障碍不大。北棒都轻松进出萨德阵地几次了。

北朝神棍寇谦之:卫星图没那么快的刷新率,卫片最花时间的是判读,你强行发射大量卫星,低轨道运行,花钱不说,判读谁来做?无人机的话就要涉及归属问题,陆军装备的无人机不可能像空军的那么大载荷远航程,射程过远就要涉及跨军种问题了。

再说一遍,卫星拍摄的卫片解析度不说,不能直接拿来用的,都是需要人力判读的。

卫士当初败给山寨龙卷风,除了射程没意义,还有主要因素就是运载系数,卫士的运载系数惨不忍睹,连国内的另外一个型号A100都不如,更别和龙卷风比,而火箭炮对火力密度是有要求的。另外,卫士在没有上制导手段,出过靶场试射把观察设备击毁的囧事,这个精度真的很难看。

▲AR3型8管370mm远程火箭炮

深潜者:国内的这个小光学卫星产业还没发展起来嘛。

yueying:什么?你是不了解行情……低成本卫星low破天际……算了,这些公司现在和硅谷的那帮公司一起,都号称独角兽……我就不帮大家鉴定智商了。

北朝神棍寇谦之:大量小卫星这事成本不说,先想想要多少人判读吧,卫片解读很麻烦的,要套坐标系,由于是二维图片,加上解析度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力判读,远比无人机拍摄麻烦,不是拍到就能用的。

深潜者:精确定位信息靠地标行不,如果一张卫星图上有已知位置的地表,不就能判定目标精确位置了?
就算一幅图上没有,把几份彼此重叠的卫星图拼接起来的精度大概能有多高?

其实就是解析度低,看起来不直观,故而判读人力需求较高呗?
或者只用卫星图判读深纵深的明显面目标,浅纵深的还是靠无人机等‘较近距’侦查手段?

北朝神棍寇谦之:现在卫片这块还没有比较好的智能判读解决方案,大量的数据必须人工判读,不论是发射大量卫星还是变轨,都只能解决重返周期问题,解决不了卫片时效性问题,无人机相对来说好些,问题是,机载设备复杂,航程远的无人机需要完善的跑道后勤,基本都掌握在空军手里,而陆军火箭炮部队由于其固有的特点,掌握的无人机航程和载荷都相对有限,这就要考虑到跨部门甚至是跨军种问题了。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bbsy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