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冷兵器大盘点,看大秦帝国用什么攻城略地

号称“历史正剧”的《大秦帝国之崛起》线上线下好评不断,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8分。

公元前305年,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一位君王——秦昭襄王嬴稷继位。其后五十六年期间,秦王嬴稷在其母宣太后和其舅魏冉扶植下,从一个稚嫩年轻君王,成长为了一位坚毅沉着,威震天下真正王者;

而秦国也由一个势力一般二流强国一跃崛成为傲视列国的超级大国。昭襄王在宣太后、纵横家范醀、“战神”白起协助下嬴稷采用“力交利交‘’“远交近攻”之国策,率领秦国子民先后灭义渠,修长城,重创齐国,攻陷楚国都城,迫魏韩两国俯首称臣并以极其惨烈战役。

长平之战毁灭性地打击了当时剩下唯一大敌赵国,最后更一举消灭西周收纳九鼎!自此秦国雄傲中原无人能及,八十六年后嬴政统一中国之霸业也由此已经拉开序幕。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见识下剧中的秦国一统江山都用了哪些冷兵器吧。

秦 战车

中国战车发展到战国时期到达了顶峰。由于兵马俑中战车的复原至今尚未完成,所以我们只好以秦始皇陵中铜车马为例。

相比较春秋时期的战车,以秦战车为代表的战国战车的车厢和车轼造的比之前更高,车轼甚至高到接近腰部,如此,驭手和武士可以比较稳当的站在车上。

在武器方面,通过承弩器将弩带上了车,但是因为车上空间狭小,士兵难以进行大的后退拉扯动作,所以弩的拉力无法做的太大,只能说是一种尝试,可以看到,后世记载的各种真正的强弩仍然只由步兵使用。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 也是一般认为的秦代战车形制

虽然秦代真正战车的形制尚未复原 但是研究秦俑的手部动作。可以明显看出 此时的战车 护栏(或者车轼)高度已经达到人的髋部 方便扶持士卒可以在车上比较稳固的站立和作战.

从双马到驷马,从跪坐到直立,从短戈到长矛,我们可以看到,商周到大秦,战车一路高歌猛进,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

秦 弓弩

历史上靠着弓、弩横行于天下的两个王朝(国),一个是蒙古,另一个就是秦。蒙古重弓,依仗迅捷的出手、娴熟精准的骑射术和灵活多变的战术,而秦则简单粗暴得多,依靠射程远、杀伤力大的强弩,力求一箭破甲,击溃敌军。灭六国,破匈奴,秦军都离不开强弩。屈原在《国殇》中提到:“带长剑兮携秦弓。”说明秦弓在当时已经颇具知名度。

秦弩源于弓,威力又远远大于弓。从兵马俑中出土的文物中我们没有发现一张弓,全都是弩和弩机。大量出土弩迹和铜弩机,证明了秦弩使用的频繁程度以及在战斗中的重要地位。

秦代弓弩手分为轻装和重装。轻装弓箭手成为“引强”,重装弓箭手称为“蹶张”,这是以弓的不同形式命名的。引强是指用手臂张弓,蹶张则是用足踏张弓的强劲弩手。 弩的射程和穿透力也是惊人的,据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估计,威力最强大的弩弓的射程当大于六百步,相当于831.6米

秦代最强大的兵种首推弩兵。作为一支完整而相对独立的兵种,由“善发强弩、远而必中”的射手组成。秦国的箭阵奇妙在兵马俑中就可窥见,在一号坑中,弓箭手安排在最外围,充当前锋,也证实了“秦军打仗,弩弓开路”的说法。由一号坑的队形排列,再结合文献,大概可以了解到秦阵的战斗员和武器配备的情况。“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史记?苏秦列传》),这与秦军的攻击型性质是相一致的。

秦 塞门刀车

是在城门被攻破时用于堵塞城的守城器械。前刀壁上装有24把钢刀,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

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刀车是打造得一种极为坚固的两轮车,车体与城门几乎等宽,寻常总在三四丈之间;

车前有木架三四层,各层固定尖刀若干口,车体有长辕;敌但攻破城门,数十成百兵士猛推刀车塞住城门。

城门相对于城墙较为脆弱,极易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当城门被敌军冲破以后,就可以用塞门刀车及千斤闸进行防御。塞门刀车的出现较早,需由士兵推动。而千斤闸则吊在城门之后。一旦城门失守,守军将立即放下千斤闸用以替代城门。仅凭其重量而言,攻城士兵也难以推动。

《墨子》篇记载了这种塞门刀车的用途。对于坚守城池的长期恶战,城门难保一次不失,这塞门刀车便是最为有用的救急兵器。

秦 战戈

戈,中国在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 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最早的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截至2007年,距今约3500年。

一般认为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的石戈头,只有援和内,至今仅在福建、广东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过。到了青铜时代,戈成为军中必备的主要兵器。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至少是距今3500年以前的制品。在商朝,青铜戈的使用已极普遍。为了使戈头和柲结合得更牢固,克服在战斗中易于脱落的缺点,出现了三种不同装柲方式的戈头,即銎内、曲内和直内的戈头。由于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并增加了胡,与柲结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发展;而另两种不如直内戈头牢靠,商朝以后被淘汰。西周时期的青铜戈头,基本上沿袭商朝传统,但都是直内式样的。为加强其勾击效能,戈头与柲由垂直相交,逐渐加大角度,改成大于90°的钝角。

从西周末到春秋时期,还流行一种尖锋呈等边三角形的带胡青铜戈头。以后由于青铜戟的使用日渐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主要格斗兵器之一。例如《荀子·议 兵》中讲,魏国步兵的标准装备是戈、弩、剑、盾。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大量铸有燕王名的铜戈,可以视为这一时期铜戈的代表。戈柲有长有短,依据不同战术要求而定。一般说来,车战用的戈柲很长,步战用的戈柲较短。在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出土的春秋晚期铜戈中,长柲的戈全长达314厘米,短柲的戈全长仅140厘米。

秦 青铜剑

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内又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公分,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 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结构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 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 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 1937年,美国在1950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回顾中原铜剑的发展历程,剑身一直在不断地加长。当其初起之时,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战国之际,长度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一些剑超出了70厘米,最长达75、76厘米,秦代,关中秦剑的长度更上新台阶,超过了80厘米,最长者将近95厘米。

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作为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陵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曾说:我们把秦陵剑先後分送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上海冶炼厂等单位,进行激光显微光谱、电子探针、X光荧光检测和化学定量分析,发现剑表面有一层密密的铬盐氧化屏,厚约十微米,相当於一张报纸厚度的十分之一,含铬量为百分之O点六至百分之二。正是有了这层灰色的含铬保护层,起到了强有力的抗銹耐蚀的作用。这比吴、越王剑表面采用硫化处理的防腐性能又提高了一步。

秦式铜剑不仅长,而且很锋利。一些剑出土时毫无锈蚀,光洁如新,锋刃锐利。经试验,一次尚能划透18层纸。这些剑表面都呈灰黄色,组织细密,没有沙眼。而且剑身表面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故极为平整光亮。

兵马俑出土的青铜秦剑

秦剑剑身特长,剑茎(柄)也相对很长。秦俑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其剑茎长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据秦剑的长度、重量和技击实用功能推测,秦剑多数为双手使用(双手剑在某些时候单手使用亦可);少数剑茎较短者可能是单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