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和电视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文章来源《院士讲科学》,该书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总策划,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专家:丁文华,广播电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

奥运会是吸引全球目光的体育盛事,但能到现场观赛的机会毕竟有限,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电视观看各项赛事的实况或录像。

你知道吗?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引入电视直播开始,奥运会便与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都是怎样为观众呈现奥运会的吧。

电视技术与奥运会的第一次“结缘”

你知道吗?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是电视技术与奥运会的第一次“结缘”。当时,纳粹德国政府把这一届奥运会视为宣传德国经济和科技实力,以及纳粹党种族主义政治观点的良机。因此,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命令修建气势宏大的全新赛场,而且使用当时尚不成熟的电视技术,在场外布设了一些类似于今天户外楼宇电视的装置,以便路人有可能观看比赛。

受制于当年的电视技术水平,这些原始的电视节目在品质上并不出众,但因为强烈的新鲜感而令人印象深刻。

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在各个发达国家,电视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并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

因此,在1960年的意大利罗马奥运会上,电视台的摄制团队来到赛场,对赛事进行实况转播。但在当时,可以传输电视信号的通信卫星尚未发明,所有电视信号都只能通过微波中继的方式进行传输。由于地球存在曲率,人们必须每50千米就修建一座中继站。对于面积和中国大体相当的欧洲来说,这样的方式相当低效。因此,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在电视上看到奥运赛事,欧洲各国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至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则因信号不易传输而只能观看录播节目。

不过,仅仅4年之后,电视转播的条件就已经大为不同。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飞速发展的航天技术,美国研制出了可以传输电视信号的“辛科姆”卫星,并在1963-1964年间,将3颗“辛科姆”卫星发射升空,第一次为覆盖全球的电视转播创造了条件。1964年10月,第三颗“辛科姆”卫星顺利完成了传输日本东京奥运会电视信号的任务,卫星电视转播从此成为奥运会不可或缺的部分。

奥运电视制作专业化

1992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成为引入了一项全新机制。顶尖电视人才联手带来了另一种激动人心的变化,那就是对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跳出了体育比赛本身。电视转播不再是对赛事全过程的平铺直叙,而是开始带有由摄像机切换形成的镜头语言。

如足球比赛中的进球,就可以展示射门慢镜头的回放,并以特写镜头表现进球队员的兴奋和门将失误后的懊恼,乃至其他队员和双方教练的反应。这为电视观众赋予了比现场观众更为丰富的视角,使体育比赛转播变得更接近于电影艺术。


技术进步让奥运电视画质更好

在摄像技术飞速进步的同时,电视本身和传输电视信号的技术也在不断演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一次使用高清电视信号进行转播的奥运会。而今,高清电视已相当普及,2012年的英国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的巴西里约奥运会,都使用了高清电视信号,这在观众们看来已经稀松平常。

现在看来,突飞猛进的电视技术,有可能让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或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成为第一届使用超高清电视信号进行转播的奥运会。而未来新媒体和VR等技术会为奥运赛事的传播更加方便、震撼。

电视与奥运会的不解之缘同学们都了解了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内容创意的无限追求,我们相信未来的奥运会电视转播节目将会更清晰、更具临场感、更专业,让每个观众都能够体验到与现场观赛相当,甚至超越的完美感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