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还是忠诚,早已注定?

一夫一妻制到底是道德和社会的产物,还是人类的本能?花心或者忠诚是不是天生的?对爱情的忠诚又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生理基础上?

忠诚激素有功劳

大草原田鼠是一种一夫一妻制动物,它们没有婚姻法,不会遭到道德谴责,那是什么维系了大草原田鼠“夫妇”对彼此的忠贞呢?20世纪90年代初,神经内分泌学家C.Sue.Carter发现,爱情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大脑内的催产素才是关键,所以她猜测,大草原田鼠对爱情的忠贞也与催产素有关。女性在分娩时大脑会分泌这种激素,但它并非专职引发子宫收缩和刺激乳汁分泌,它还能够降低压力激素的水平,让人变得有爱心、慷慨,所以又被称作“爱的激素”。非分娩时的女性,还有男性也会分泌这种激素。

循着Carter的假设,几年后神经生物学家Thomas.R.Isel仔细研究了大草原田鼠的大脑,并发现它们大脑中的催产素和多巴胺(能够给人带来欢欣快感的大脑化学物质)的受体聚集在一起,所以也许是爱和欢乐两种感受叠加在一起让大草原田鼠对爱情十分忠贞。随后,Isel又发现,大草原田鼠的近亲山区田鼠的大脑内,催产素和多巴胺受体并没有聚在一起,而这种田鼠恰好也对一夫一妻制毫无兴趣,都是“一夜情”爱好者。而人类大脑的催产素和多巴胺受体分布则与大草原田鼠的相似,这就是为什么情侣或者夫妻之间能够有长久和深沉的爱情,并且也向往稳定的伴侣关系。

花心基因会捣乱

除了催产素和多巴胺,基因也会影响我们对爱情的忠贞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一种名为RS3 334的“花心基因”就会增加男性游戏花丛的几率。相比没有花心基因的男性,有一个或者两个花心基因的男性更偏向于不婚,如果已经结婚,有一个或者两个花心基因的男性则更容易出轨造成婚姻危机。

花心基因除了影响情侣或者夫妻之间的忠诚度以外,也会影响到大脑杏仁体的信号,这与人们是否能够相信他人有关。还有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通常都有不止一个RS3 334基因,他们无法理解他人并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这恰好也是许多花花公子或者不婚主义者的特点。

外观上不忠的特点

一些研究发现,男性的某些外观特征也能够预测忠诚度,例如面部是否对称、睾丸的尺寸以及手指的长度。男性的左右脸越对称,那他出轨和不忠的几率就越大,因为从进化角度来说,这种面部对女性意味着好的基因和好的后代,所以面部对称的男性会遇到更多的诱惑。无名指比食指长出很多的男性也更容易不忠,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雄性激素水平高,他们的性伴侣人数和出轨的次数都有可能增加。最后,睾丸大的男性,一般都能够产生更多的精子,雄性激素水平也更高,这些都让他们成为女性的目标,增加了他们出轨的几率。

而女性从外观上来说,则没有明显的特征来预测是否不忠。不过研究发现,与丈夫基因越接近的女性,越容易出轨。她们这么做可能是为了让后代获得更健康和优良的基因,或者拥有更为强大和全面的免疫系统。

一夫一妻制是双赢

之所以大多数的社会中,人类都遵循着一夫一妻制度,是因为激素、大脑化学物质和基因都提供了一定的生理基础。但一夫多妻制仍然存在,甚至是许多男人的梦想,这又是为什么呢?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说,在原始社会,女性繁育后代的成本高,需要9个月怀胎和长年抚育孩子,所以她们只会选择为一个最优秀的伴侣生儿育女,男性繁育后代的成本则要低得多,只需几分钟的交配就好,所以他们会尽量让更多的女性替他们生儿育女。

而在当今社会,男性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精力上,都更多地投入到了抚育子女中,并且无力养育多个妻子及其子女,所以一夫一妻制也就成为了主流。也许利于原始社会生存的不忠基因仍然残留在我们体内,但是其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甚至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处于劣势。不少研究都显示,幸福的婚姻对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和心灵健康都有好处,婚姻美满的人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低于不婚人士和婚姻不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