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西汉的军制看西汉的制度

汉朝存在于公元前206到公元220年,他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就是所谓“汉承秦制”,因此汉朝在很多方面都与秦朝大相径庭,但是其中也有汉朝独有的模式,尤其是在军制上,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汉朝的军制。

汉朝军制可分为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都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将军—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而西汉是紧接秦朝的汉朝第一个皇权,西汉的军制和东汉军制也有些许不同。总的来说,汉军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


京师兵

京师兵就是京城的守卫官兵,京师兵又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是当时的精锐部队,长官是中垒校尉,北军士兵又称“屯兵”。屯兵就是“聚集军队”之意;“南军”为守卫皇宫的部队,也就是皇城守卫者。南兵的长官为卫尉,南军的士兵又称“卫士”。而首都长安另有一支军队——“守城部队”,当然长安还有非正规军,分为三支:

1、缇骑。缇骑负责的是基本治安,犹如现在的派出所;

2、虎贲军。夏朝就有虎贲氏,后来古人称宫廷禁卫军的将领为虎贲,或称勇士为虎贲,所以虎贲是一支猛军;

3、羽林监。羽林监最开始称为章营骑,掌从送次期门,后来更名羽林骑;

而此处,虎贲和羽林都是皇帝的卫队,是具有保护皇帝的重任。

地方兵

汉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都属于地方行政规划,有点像想在的省和市。军队驻扎在“郡”或“县”就叫做地方军。地方军的长官是郡守和县尉,军队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则作为远征军使用,是个机动的队伍。

西汉还实行“分封制”,分封下去的王国与侯国各都允许设立军队,而王国的兵力由中尉统率,侯国的兵力则隶属于郡。后来,中央为了加强管理,将权利集权中在手中,于是罢郡国都尉,下诏罢了地方兵。从此,遇有战争,常派京师兵出征,或根据需要临时从州郡招募或徵发。


边兵

边兵则是负责边郡戍守的军队,由边郡的长官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两个职务。为了充实边防力量,汉朝曾大量移民到实边之地,在那里并行屯田。武帝时始行军屯,屯田卒最多时达数十万多人,他们也是边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遵行“三公九卿制”,在三公当中,丞相最高,仅次于皇帝,是辅佐皇帝的官员,具有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地位。

汉朝的的最高军事统帅叫做“太尉”,也就是最高武职,掌管天下武事,但是太尉空有其位,没有实权,不能够行使军令,由“御史大夫”佐丞相来管理天下。

而在九卿当中,郎中令统领诸郎,郎就是当时的宫廷侍卫,是皇帝身边的精锐部队;其下是设有卫尉,卫尉则统辖卫士,卫士就是守卫宫廷的军队,也即“宫禁之官”;在其下是中尉,统率中尉卒,负责皇宫乃至整个京师的治安问题。

所以由郎中,到卫尉,再到中尉,是由权利中心向权利外围扩散的部队守卫官员,等级逐层下降,军队势力逐渐降低,而数量逐渐增加。

对于那些应对征战的军队首领,汉朝也给予较高的官位,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等,这些官职都是继承秦朝重视军队尤其是重视军事扩张的要求而设置的。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开始重视战争,于是削弱了丞相为首的所谓“外朝”权力,罢免了太尉这个官职,加重了“中朝”地位。设立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参与宫中的机密,如有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组织大军出征。

东汉的时期,大司马又重新改为太尉官职,名义上是军事和行政的一把手,实际上却是权力被架空的空壳子,换了名却没有实质的变化。而掌握军事权利中枢是皇帝的秘书部门——尚书台。

然而到了后来,这种制度导致外戚干预政权,外戚可以担任大将军职务,以此操纵国家事务,把控兵权,居然打破了“三公”制度,成为了汉朝朝廷最高军政领导,后人将此现象与三公并称为“四府”,就是说内部权利已经被分割和稀释了。

在汉朝,发动军队进行战斗是需要一套复杂的操作流程的,这也是从秦朝继承过来的模式。制度规定,凡有大战之时,需要皇帝颁发诏令,用“虎符”和“节”为凭证,调动各地的军队配合出征,然后指挥部择选全军主帅和各路统帅作为指挥官。

由此可见,汉朝的制度在沿袭秦朝的同时做了大量改变,这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的管理和统治,实现军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