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片一直在美国长盛不衰,以英国特工“007”詹姆斯·邦德为代表的一大批银幕形象在半个多世纪中倾倒了全球无数的影迷。
影片中的这些间谍高手们风流倜傥、身手敏捷,尤其是他们所使用的种种武器装备,奇思妙想、五花八门,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再回到现实中,这些神奇装备也许真的存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美国特工所用过的一系列“秘密装备”,并在中情局博物馆展出(不对公众开放)。
它们都曾在二战时期和冷战时期被美国特工使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两款仿生仪器:“水下机器鱼”和“蜻蜓窃听器”。
蜻蜓,动物界最理想的“无人机”
据《纽约时代》一份研究,蜻蜓有着变态的方向控制和捕杀猎物的能力。
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蜻蜓的神经系统的选择性注意能力和人类差不多,它能够专注一个目标,当它看到一群飞舞的昆虫的时候,能够忽略掉其他的干扰,专注自己的目标。
就像是参加一个聚会,你也可以忽略四周吵杂的声音,专心的和朋友聊天。
报告还说到,有许多关于蜻蜓的科学研究都是由军方创立的,把这致命昆虫作为未来无人机驾驶技术的潜在突破口。
其实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情局就设计过一个类似蜻蜓的飞行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托架的推进系统是一个微型的射流振荡器( fluidic oscillator),它将机翼上下移动来模拟真正的蜻蜓飞行。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一束激光指向蜻蜓机器人尾巴上的双金属条,来引导整个装置。一束激光指向飞行器上的微型声波传感器进行数据链接。机翼由微型振荡发动机驱动。燃料囊中含有液体推进剂,当与氧化剂混合时,会产生额外的推力。
不过因为在飞行时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因此最终没有生产出来。不过军方没有放弃,空军调拨了 100 万美元,用来支持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继续研发类似蜻蜓的无人机。
除了蜻蜓无人机,美国中情局还搞出了很多秘密武器,间谍小说家看到了也得自愧不如。
肚皮炸弹”手摇式窃听钻孔机
在上世纪 50 年代晚期和 60 年代早期,中情局利用这套设备在石头上钻孔,以安装窃听设备。安装好以后,钻孔机的底部会牢固的顶在使用者的腹部,使用者需用手摇动曲杆。工具包中还有几把钻头和其他附件。
书信抽取机
这种特殊装置是在二战中使用的,用它可以从信封中抽出书信且不会破坏印章。鳌状部分可以从信封顶端未封口处插进去,然后慢慢将书信卷起并抽出来。
半潜水船艇
中情局在上世纪 50 年代设计了这种两人半潜水设备。它不携带武器,藏身之处狭窄无比,需要“母舰”投放和回收,但它能偷偷溜进正常船只无法进入的区域。
微粒照相机
在冷战时期,这种微粒照相机是专门用来转移秘密文档的,它能够拍照,还可以将整本书的信息微缩到一张小小的胶片上。胶片会被做成句子末尾的标点,植入再普通不过的书信中。
微粒照相机也可以隐藏在戒指、中空的硬币和其他小东西中。情报接收者需要特殊的放映设备才能阅读胶片信息。
“火柴盒”照相机
伊士曼柯达公司为战略情报局开发并生产了这种照相机,其外形为当时流行的火柴盒形状,可以通过贴上带有目标国家语言和风格的火柴盒标签进行伪装。
“死亡”钉刺
这种装置使特工与接头者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安全,这个弹壳状的容器可盛放文件或胶片,特工们会将其插到事先约定好的位置,之后由接头者取回情报。
一次性编码便笺簿
这个一次性的便笺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编码器,另一部分用于译码器。便笺簿不会重复,每张便笺上都包含了一个以五个数字组成的随机密钥。
一旦便笺被用于编码信息,它就会从便笺簿上被扯下来销毁。因为密码仅使用一次,因此它几乎是无法被破解的。
监视时装
对于出席隆重聚会的女特工来说,监控器具也不能显得太过寒酸。这款由中情局技术储备办公室开发的“时装系列”间谍设备让特工们在开怀畅饮声色犬马之时,依然能够拍照录音。
密码粉盒
这款手持两用粉盒的镜子上隐藏着密码,好让女特工在补妆的时候也能偷偷瞄上一眼。不过只有当倾斜到一定角度时,镜片上的密文才能显现出来。
A-12飞机“马刺”
这些“马刺”是在飞机上使用的,它可以捆住鞋后跟,系在与飞机座椅下方一根缆线相连的球上。当发生紧急情况,飞行员需要弹射时,缆绳会将马刺佩戴者的足部从座椅下方拉出来,以确保弹射安全。
银币藏匿器
这枚艾森豪威尔银币是中空的,可以用来隐藏信息或胶卷。
艾伦·杜勒斯的中情局身份证
艾伦·杜勒斯(Allen W. Dulles)是任期最长的中情局局长。杜勒斯在二战时期加入战略情报局,负责指导瑞士的情报工作。
1951 年,他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央情报局,并在 1953 年当上了局长。1961 年,杜勒斯从中情局退休。
美乐时相机
拉脱维亚工程师沃尔特·扎普(Walter Zapp)在 1937 年发明了这款便携式照相机,它可以轻松的用手握住,拍出的照片质量非常高。
制作照相机的钢材最初是来自于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Riga),在当时它被视为工艺奇迹,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间谍照相机。
震动侵入者探测装置
这款冷战时期的侵入侦测系统旨在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它能够探测 300 米之外的任何活动物体。该装置依靠微型电池驱动,设有内置天线,它的发射器可以利用各种编码脉冲进行数据中转。
轮胎刺
不管怎么扔,这款铁蒺藜轮胎刺都能用向上的一面扎破汽车或飞机的轮胎。
“查理”(Charlie)的机器鲶鱼
它是中情局研制的一款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它由抗压外壳、压载系统、通讯系统和尾部的推进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