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从盗墓贼手里抢救出来的青铜戈竟与假途灭虢有关?

1955年7月,国家确定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地区古墓众多,为了抢救文物,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建考古队伍,对淹没区进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1956年冬,考古队在三门峡上村岭发现了一个大型墓葬群,经过考证,这处墓葬群是虢国贵族的家族墓地。

考古人员对墓地南部的部分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文物万余件,其后数十年间便再未对虢国墓地展开发掘。

1989年1月4日,一伙盗墓者试图发掘虢国墓地中的一座大墓,经群众举报,当地政府及时制止了盗墓者的行为。警察赶到现场时,盗墓者已经挖了一个南北长5.3米,东西宽3.55米,深约11米的大坑。

盗墓贼落网后,为了保护文物,经国家文物局同意,考古人员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1990年2月,考古工作者在盗洞的基础上向下挖掘了30cm,发现墓室就在盗洞下方。根据墓中器物铭文可知,墓主为西周晚期虢国国君虢季。

虢季墓出土了大量文物,被列为1990年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图中这件戈即出土于虢季墓,造型为西周晚期成熟戈型,和西周早期的青铜戈形制存在明显区别。

这种形制上的变化源于当时战争模式的改变,西周时期流行车战,而从西周中期开始,周人的实战用戈均为直内有胡戈。针对车战,周人对直内有胡戈作出了以下调整。

第一是增大戈援和柲的夹角,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戈勾住目标后无法脱离,西周时期,戈援和戈柄的夹角普遍扩大到了90~100度之间。

第二是延长戈胡,提高戈的斩割能力,西周早期,直内有胡戈以微胡戈居多,部分微胡戈的胡由于过于不明显,导致其外观与无胡戈十分接近。西周中期以后,微胡戈的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直内有胡戈都是短胡戈,另外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中胡戈。

西周早中期时,戈既有上下阑,又有侧阑。胡的延长增加了戈头上的穿,使得戈头可以更牢固地绑在戈柲上,上阑渐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西周晚期,大部分戈都取消了上阑。

第三是改进外形,勾割时,下刃的使用率较高,为了增大杀伤力,部分戈的戈援被铸成尖刀状,部分戈的下刃则铸出波浪状突起,由于这种改进带来的提高非常有限,因此很快便被周人放弃了。

除了上述这些调整之外,西周时期的直内有胡戈的发展趋势还包括以下几点:援由窄变宽,胡由宽变窄,胡下端的转折变明显,内降低出肩的戈和援根部出现穿的戈增多。西周早期的戈援既有前窄后宽,也有前后等宽的。西周中后期,戈援的外形趋于统一。大部分戈的戈援都是前后等宽,这么做的目的有可能是为了增加强度。

商代到西周早期,大部分戈的戈锋都呈圆钝的尖叶状,西周中期出现了一种圭首戈。这种戈的戈锋尖锐,为带有折角的圭首状。

到了西周晚期,直内有胡戈的形制基本定型。发展成熟的西周直内有胡戈的特征如下:戈锋为圭首状;戈援上扬,援部前后等宽,援的基部有一穿;以短胡戈和中胡戈为主,胡下端有明显转折;无上阑,内降低出肩。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这种戈型一直流行于周文化圈。虢季墓这件戈基本符合这种戈型的大多数标准,但还带有一些早期特点的残留,如援部前后不等宽,同时内部未降低出肩。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