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的电视剧时,经常会听到八旗这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八旗呢?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由此创建了八旗制度。
顾名思义,八旗是由八种旗帜来区分的,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各旗的最高领导人称旗主。
八旗中的成员平时皆民,战时皆兵,因此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随着满清地盘的不断扩大,人口也在急剧增多。除了满人外,还有许多投靠和俘虏过来的蒙古人、汉人。为了便于管理和减少内部矛盾。满清皇帝皇太极对八旗制度进行了扩充。原来由满人组成的八旗,称为满洲八旗。新增了由蒙古人组成的蒙古八旗,和由汉人组成的汉军八旗。
因此,清朝的八旗制度,同时包括了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共二十四旗。
八旗之中,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皇帝直接统辖,属于皇帝的亲兵,待遇条件优厚,称为“上三旗”。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由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分领,称为“下五旗”。
许多人以为在八旗中,应该是正黄旗的地位最高。但实际上地位最尊崇的却是镶黄旗。清朝的九大贵族世家,如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叶赫那拉氏,都出自于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