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全伙一百零八将,细分一下的话,他们的性格特点上几乎是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那这个整体的构成为什么具有非常的感染力,或者说是什么让这个整体有着强大的凝聚性,在北宋四大草寇之中,杀的那三家片甲不留?
单说人马的话,这简直就是一盘大杂烩,里边既有王英周通这等江湖败类,干了不少丧尽天良的坏事。也有官场不利,像林冲杨志般被逼上梁山的好人。还有卢俊义柴进等等的贵族,以及开黑店杀人谋财的孙二娘夫妇。更有段景住白胜这些出生草莽的霍乱匹夫,宋江戴宗这般的贪官污吏和读圣人之书的吴用,萧让等等。相比于鲁达武松这般的真好汉,又是怎么融入这个群体的呢,若是找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共同之处,或许不会是什么路见不平,顶多算得上个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梁山上类似于周通王英这般的其实还不在少数,这等人给人的感觉,前者明显就是个鲁莽,粗暴的不仗义之辈;后者更是矮小好色,脾气暴躁,若说优点,唯有对宋江忠心而已。这样的人物其实从王伦首先占取梁山之时是没有的,虽然王伦为人心胸狭窄,难以容忍能力比他大的人,更是屡次刁难了前来投奔的林冲,晁盖等人。但当时的林冲晁盖等人即便是算不上真好汉,也是强绿林,不做背后伤人的小人事端。实在被逼到了没办法,才一刀将王伦砍了,由此晁盖坐上了第二任的梁山水泊头领。
当时的晁盖人马并不多,几个有本事的也强在水上,所以见了杨志也只敢下酒阴人,不敢正面对抗。这时候手下有几个草莽,最先说明的就是白胜刘唐这等首尾两端的人。须知晁盖登上大哥位置的时候,梁山的权利代表有四人,分别是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但也是这个时候,花荣,秦明等等在宋江的举荐下集体上山,这就打破了这个格局。原书中形容晁盖与宋江皆是乐善好施的义气之人,两者其实区别很大,宋江是押司,晁盖是保正。若说宋江秉持的是献身忠君,舍家为国,那么晁盖则是个合适的绿林豪杰,起码在他统领的梁山时,一贯的宗旨则是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这种风格的制度下,如阮氏兄弟几人都说,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可以看出是有大想法的,吃香喝辣,占山为王,甚至皇图霸业这群人都是有一定预谋的。
如果真是一群土匪也便罢了,待到宋江引领一群人马来到之时,这种江湖风格完全架不住了人性的贪婪。后来的人马之中有本事的几乎都是曾经的官军,见过各式各样的世面,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沦落到这个山头。于是晁盖这种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的思想状态在这里就显得拙略了,大部分人还想着挣个名声,封妻荫子呢,没有人甘愿做个山东界上的活强盗。于单纯心性而言,晁盖图谋并不大,就是个山大王,带领着弟兄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看谁不顺眼就揍谁。宋江则展现了另外一种情况,也是宋江一手将这个不懂书史,甚为粗鲁的土匪组织做出了一定的规划。
晁盖为人性急又骄傲自大,第六十回中攻打曾头市时,皆因一时恼怒,便点了五千人马。其实这时候的他权利已经有被宋江架空的迹象,所点头领也尽可说成是本部人马,至于军师,谋士则完全没有。
晁盖中箭而亡之后,宋江登阶而上,宋江本身的押司出生带给了他相对的行事尺度,押司类似于政府的办公人员,却又不是公务员,可以用现在的事业编制来概括。在宋时,这种职位有着相当大的油水,要不然宋江也没有东西用来仗义疏财。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层是不被真正的士大夫阶层所认同的,所以他们并不是官,而是吏,都说贪官污吏,可见一斑。
王伦做为梁山第一把头领时,受了小旋风柴进的资助,按说这是个读书人起码的知书达理应该是懂得。但此人又有些弯弯绕,比如林冲拿了柴进的举荐,还需做个投名状,书中有言,王伦自觉是个不第的秀才,受了鸟气才合着杜迁在梁山落草,又没什么本事,杜迁宋万也是稀松,如今添了这个林冲,是京师的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若是被其识破了手段,要来抢占,如何应敌?这就是典型的读书读坏了脑子,想要用计也什么好手段,还害怕林冲谋了他的位子。倒是林冲哥哥长哥哥短求着王伦留下不说,还被王伦用杨志给狠狠恶心了一回。便是这样,林冲也未起杀心,因为出师无名。后来要不是冒坏水的吴用挑唆,王伦能不能死在林冲手下都是个问题。
同样都是逼上梁山,宋江面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苦苦相留,第一时间是宁愿坐牢也不愿入伙。原文讲,小可不争随顺弓,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众位手里乞死。这是有大抱负的心理,与晁盖本身的事败而上山有明显区别,或许对不起兄弟,但宋江的确有着忠君爱国的思想,后来向往着归顺朝廷,建功立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伦定了一个小目标,占取了梁山之后想着就此打劫百姓,不做大事,这是最底层的强盗组织。你让他侵略县城,大闹州府,保不准能把王伦吓出屎来,但若说杀个寻常百姓,泯灭天理,则眉头都不皱一下。甚至连周通与王英都不如,起码看到了自己想要的还敢拿着刀枪去出手,于是这厮被林冲喊着哥哥的同时一刀取了性命。
晁盖也定了一个小目标,将这个强盗组织的定义从打家劫舍上升到了劫富济贫。比如梁山初次抵抗官军大胜后,小喽啰来报,朱头领探听得一起客商,有数十人结联一处,今晚必从旱路经过,特来报知。晁盖命道,正没金帛使用。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打家劫舍定要滥杀无辜,但劫富济贫就完全上了一个档次,北宋当时的社会局面,为富者无非两种,一是来源不正,二是为富不仁。也是这样,晁盖的这种做法让此时的梁山有了非同寻常的凝聚力量,追随他的尽是草莽出生的好汉,自然有了相对的亲和力。
当然这时候仅能算成是个比较仁义点的土匪组织,还没到了替天行道的时候。相比晁盖的义,宋江定了另外一个小目标,叫做忠!其实整个梁山人马看似繁杂,真正的基层农民并不多,甚至有很多人出生高贵。晁盖的义在这么多人显得就有些局促,普通人一旦锦衣玉食了自然倦怠,但从来都是锦衣玉食的人物,才知道名更加重要。晁盖的强盗理念做的是灭九族的勾当,待到他被爆头死去后,梁山上的聚义厅也立马变成了忠义堂。忠义之名是谁给的呢,是天子,是陛下,这东西不能自封的!
忠君爱国的思想加持下,宋江走出了另外一条路,旗帜就相当明显,叫做替天行道,天就是皇帝,这个道只是也不好走。北宋年间,社会黑暗而动荡,内里起义众多,外则强敌如鲠。王伦没有什么大志向,却选了个好地方,所以死了。晁盖走了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路线,却不料在家门口就被一箭飚死。
三个头领做了三种规划,王伦最先想着偏安一偶,他从没想过发展壮大,只是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人物的东西他是不敢动的,于是只能从百姓口中抢食,完全的土匪性质,强盗逻辑,让梁山处在一个官府不剿,百姓害怕的位置。晁盖胆子比较大一点,一出手就是大案要案命案在身,出身决定了他的行事风格,普通百姓是不会动的,要搞就搞大的,而且在这里梁山也有了自己的主旨,义气为重,行事则处处透着反意,当皇上可能没想过,但却有试一试的想法。
事实证明前两位的路线是失败的,比如王庆,田虎,方腊等人的下场都很失败。即便是不从水浒传出发,正史来讲,当时的北宋虽然风雨飘摇,但这等性质的集团是没有成功希望的。
宋江走的第三条路线,按照正常下来,的确是给好汉们做出了一个完美的结果。虽说在这等水深火热之中打出一片天地并非是不可能的,但事实证明宋江的路线最稳妥,并且具有相对的政治高度。想一想,在北宋如此的烂摊子情况下,有一路人马感恩天子大德,呼着喊着要替天行道。但怎么说,想要将一个强盗组织稳妥的保留下来,实际是完全没有出路的,王伦的保守做法导致自己被兄弟捅了,晁盖的意气相投使得自己被阴了。宋江看着还好,带着一帮兄弟一路砍回了朝堂之上,只不过也是这个为了兄弟以后的人,让兄弟们连以后都没了。
都说为兄弟两肋插刀,但生于梁山,两刀哪里够,为了将来,不捅你个百八十刀,如何对得起哥哥这一手锋利?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