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摇摆到ALL IN,丰田新能源战略给传统车企三大启示

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旧如火如荼。在产业大势和竞争对手的积极布局下,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终于坐不住了。12月18日,丰田汽车公布了2020-2030十年阶段在电动化汽车(包括HEV、PHEV、EV、FCEV等)领域的发展计划。到2030年,丰田在全球范围电动化汽车年销量将超过550万辆,EV、FCEV等零排放车型年销量力争达到100万辆以上,并且电动车将首先供应中国市场。同时还首次发布了“禁燃令”,即在2025年将不再提供单独传统能源的汽车。从举棋不定到压下巨额赌注,丰田改变的背后或许能够给众多传统汽车企业带来诸多深层次启示。

把握产业趋势:与其过于紧盯产业政策,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市场和消费者层面。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产业,但在发展节奏上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当然,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自身战略规划时,对产业政策的趋势变化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和敏锐度是无可置疑的。如在双积分政策正式推出后,众多车企就纷纷把目光聚焦在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中央和地方补贴政策层面。

但要真正赢得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则必须把目光放在市场和消费者层面。在丰田此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中,就明确将中国列为其发展的核心市场。虽然丰田章男曾经多次向媒体表示,“中国市场是丰田最重要的战略市场,是牵引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本田的异军突起让作为全球第一车企丰田多少有些尴尬,本田2016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125.6万辆。而同期丰田的中国业绩为121.4万辆,本田首次力压丰田在中国夺得日系冠军。

在意识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性之后,丰田终于决定将首批EV车型导入中国,中国优先战略在丰田全球体系中得到了一次施展的机会,避免传统燃油车领域的“悲剧”重新上演。

专注产品及技术:与其紧盯新生造车势力,不如构建电池核心竞争力。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特斯拉Model 3投放市场和中国互联网造车企业推出量产车型,不可否认的是,新生势力给包括丰田、大众、通用在内的国内外传统汽车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焦虑。但如果从汽车产业本质而言,最终决定产业制胜的核心依然在于产品和技术的积累。而对于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或许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要构建电池为核心的技术竞争力。

正如丰田章男之前表示的:“汽车行业面临着向电动趋势的转变,但电池技术现在是这种转变的最大障碍,对于汽车厂商和电池制造商来说,都充满了困难。”鉴于目前电池技术的发展速度,丰田想要在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的目标,核心就在于攻克电池瓶颈。在丰田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中,与松下的电池合作是除整车以外最为重要的一环。通过与松下在电池研发方面达成协议,到2030年,丰田将投资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82亿元)用于开发和生产车载动力电池。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全面革新组织:战略转型的根基和落脚点在于组织的颠覆改变。

当我们今天反思起诺基亚、柯达、摩托罗拉等曾经引领产业风骚的巨头顷刻间倒闭的案例时,其实很容易发现并不是这些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一定落后于竞争对手,而是整个组织机体和企业文化的过于僵化。对于应对颠覆性的创新,核心就是要推动整个组织再造和文化重塑。

领导丰田的丰田章男已经认识到这一轮变革中的艰巨性:“在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变化下,丰田汽车意识到其正面临着一个‘现在’或‘永不’的局面,这一困境不是在一瞬间能克服的。”野心勃勃的电动车战略,表明丰田章男对于传统燃油车“断舍离”的决心,但丰田作为日系汽车阵容中的“大象”,组织机体的再造已经成为战略落地的重中之重。

与丰田发布新能源汽车规划相适应的是,丰田在东京宣布改组高层管理架构,以便加快决策进程、加深与供应商的联系、提升研发实力,更好地应对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等方面的新需求。

全球第一车企已经站出来了,对于大部分的传统汽车企业而言,在加剧产业竞争的同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产业混沌中摸索前行之路固然是困难的,但只要紧紧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体验大势,强化电池为核心的技术积累,进行组织再造和肌体创新,传统汽车企业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必能拥有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