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并非一开始就惹人爱?

2016年是农历的丙申年,也是十二生肖中的猴年。说起猴,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可是举足轻重,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孩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对猴子都有一种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不单源自于猴子俏皮可爱的外表,与人相似的长相,更多地是来自于一个叫做孙悟空的美猴王。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猴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受人喜爱的,相反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都是被人所厌恶的。那么这个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是如何转变的?今天我们就来一同看看人与猴子的情缘吧!

原始的情感——敬畏

作为十二生肖“六兽”中的猴(作者注:十二生肖分“六畜”和“六兽”,六畜是先民出于经济目的圈养的,而六兽则是经常骚扰先民,为先民所畏惧的),一开始为先民所惧怕,因此进行崇拜。中国神话传说中,造人的的伏羲与女娲,经学者研究可能为“父曦”和“母月”,代表日月二神,即东王公与西王母。而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就是猴神:“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山海经·西次三经》)。像人,有尾巴,乱蓬蓬的头发好像猿猴颈部的毛,尖牙喜欢啸叫,这不就是猿猴吗?而根据汤炳正教授的考证,日神也是猴,这在出土的文物里就有体现。因此早期人们对日月神的崇拜即是对猴的崇拜,此时对猴的情感是敬畏。

破坏者形象——嫌弃

如果说日月神猴代表的是创造,那在此之后的猴则代表了破坏。相传水神共工与蚩尤皆为炎帝的后裔,而炎帝为伏羲后裔,也称太阳神,因此共工与蚩尤也皆为猴的形象。而这一形象也符合神话描述中的人身兽首,而前者撞坏不周山,后者与黄帝逐鹿中原,皆为破坏的象征,此时的人民对猴的情感则为嫌弃。

作恶——深恶痛绝

而对猴的厌恶之情发展的极端则是源于猴子抢婚。古书中常有猴子抢婚的记载,西汉《焦氏易林》中记载的“南山大玃,盗我美妾。怯不敢逐,退而独宿”讲的就是一个男人被大猴子抢走妻子沦为单身汉的故事。而晋代的干宝在《搜神记》中更是细致的描写了四川西南一个叫做“马化”的猴子,“长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 伺道行妇女有美者,辄盗取将去,人不得知。”而中外如出一辙的是,埃及印度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流传着猴子抢亲的故事,此时的猴子则是作恶的代表,被人们深恶痛绝。

神性之美——逐渐喜爱


如果说最开始的猴代表的是日月神,拥有的是受人敬仰的神格,那么之后它们做的一系列恶则把它们从神坛上拉了下来。神格沦丧,为人所弃的猴,逐渐沦为王公的宠物,民众的玩物,丛林中的妖怪以及餐桌上的食物。而与猴的形象不同,另外一个猴形生物——猿则因为神性之美,人性之美和诗性之美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取代了猴最初的地位。

所谓神性之美是指猿为山中之灵,逍遥自在,接近神仙。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一只白猿的肚子里发现了《九阳真经》的秘笈;电影《道士下山》里的至高绝学更是叫做“猿击术”。

人性之美则在于与猿相关的故事传说,从君子猿、孝猿到情猿,分别展现了猿的人性之美。而诗性之美则是很独特的中国美学特征,从“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啼猿”,到“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啸猿”,再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猿鸣”。无不体现了猿所代表的诗人情感。这些情感都诉诸了人们对猿的喜爱。

美猴王——正义化身

而猴重新获得人们喜爱,迎来命运的转折点则是在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佛教的传播,为中国带来了一只有佛性的善猴,它补充了中国传统的猴形象。而这一形象逐渐与传统的猿进行了融合,变成了美猴王的形象。

美猴王去方寸山三星洞学道求艺并学成归来的时候是一只仙猿的形象;大闹天宫的时候展现的是一只破坏性的石猴形象;取经途中则是一只佛猴和孝猿的形象。这些种种形象都让它的性格特征更加地丰满,不再脸谱化。而它那不羁自由叛逆抗争的玩世精神以及背负责任从不放弃的乐观精神更是获得人们的喜爱。在美猴王的身上,汇聚了猴神的破坏性狂傲美,美猿的逍遥之美,神性之美,猴子天然的灵性与幽默,同时却又没有了猴子的丑陋与邪恶。在吴承恩笔下,孙悟空这只承载着正义、乐观、本领高强的美猴王才逐渐被人们接纳和喜爱。

今天的人们,对猴子的喜爱之情很大程度上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关。如果没有孙悟空这个形象,恐怕今天猴子还得不到如此高的关注。


(作者:王维钧  数据分析师,历史,经济学科普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