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全省今日(8月10日)上午10时起为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这新闻成为各大媒体头条,但在微信朋友圈里,整整一上午,我好像一条都没看到,再回地震后这几天的朋友圈,发现关于鲁甸地震的内容也极少。
但我的朋友圈人数不少,差不多两千人。
为什么朋友圈里没人关心(或表示关心)地震?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琢磨了好久。
是大家对频繁而来的灾难麻木了吗?但马航的两次空难,朋友圈里就有很多人议论,表示哀悼的也不少。
是因为云南地震伤亡小,损失小吗?可人们从电视上也能看到,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其实很严重,到现在为止,震区已经被证实有617人遇难,伤者数千。这次地震发生在云南鲁甸,由于震级小,其实损害主要集中在震中龙头山镇,这个中国偏远省份的偏远山区,有五万多居民,生活贫困,房屋简陋。多数为土坯房和砖混房,损失惨烈。
地震发生在8月3日,那两天,朋友圈里全是谈论郭美美的,好吧,我承认我也谈了,难道是因为在朋友圈结交的都是没心没肺的损友?损友们自我辩护说,因为我看了央视,当天的新闻里这可也是重头,而不是鲁甸地震。
闲话少说,讲一下我分析到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
其一,虽然很无情,但不能不说,这两年来,在中国发生的震撼性事件太多了,中国新闻受众的承受阈值大大提高了,或者说冷血了,几百人伤亡的地震,已经难于牵动国民的关注,如果是个承平日久的社会,这可能是大事件,但今天的中国,不一样。
其二,空难死亡人数虽然不如地震惨烈,但空难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理心,大家都要坐飞机,这种同一背景给人的冲击巨大,甚至每次坐飞机都会得到强化,忍不住心里就瞎琢磨,恰巧,我的朋友圈里常会出差的人群又占到多数。
其三,这次发生地震的地方太偏远,太不重要了,以至于没有人关注(可注意看下文附图)。
其四,朋友圈的社交关系跟微博其实是不一样的,应该说朋友圈更接近真实情况。由此可以脑补,在用微博的时候,送出的那些对遥远地区灾难的同情惨杂着多少表演和表态的成分。
或许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爱同胞。
其五,媒体有营造一种举国同心气氛的主观愿望,或者说有“消费灾难”的潜意识,所以它们一定会大规模报道的,但不知道这次访问量情况如何,估计多半也不理想。
最后来点数据吧。
去百度指数搜“地震”一词,结果发现最近30天有两个搜索波峰,一个在7月29日,一个在8月3日,而且前者比后者还要高,我查了下,7月29日是“四川绵阳梓潼县发生4.9级地震,成都等地有震感”,这个地震基本没造成损失,但关注度却比鲁甸地震还要高,真可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鲜明写照啊!
下图是近一周关于地震的热门搜索,媒体聚焦最多,伤亡最大的鲁甸地震排名第九、第十。
从地域上,对鲁甸地震最关心的是是北京人,浙江人,广东人,云南人,江苏人......从城市上最关注鲁甸的是北京人,第二位是上海人,昆明人,深圳人,广州人。
浙江为什么高居第二原因不明,或许是在浙江当地打工的昭通人比较多?
以“捐款”为关键词,排名是这样的:北京(比第二名高一倍),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广州,苏州,昆明,青岛,郑州。
(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