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左西年研究组针对“视频游戏是否对不同认知功能领域均能带来提升作用,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是否具有相同的提升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电子游戏(Electronic Games),又称视频游戏(VideoGames)或者电玩游戏(简称电玩),是指在自然游戏行为过程中,依靠电子设备作为媒介的娱乐行为。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电子游戏主要由传统游戏活动的继承性游戏:如足球、棒球、国际象棋的电子游戏,组字和数字的游戏。也具有传统游戏所不具有的功能:幻想世界的冒险、战争、格斗等。根据媒介的不同多分为四种:电脑游戏、主机游戏、便携游戏和街机游戏。电子游戏也可代指“电子游戏软件”。
视频游戏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者们针对过度沉迷游戏引发的网络游戏障碍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发现视频游戏的任务多样性、实时反馈性、快速适应性以及较高动机性等特点,对人的加工速度、注意力、执行功能等多种认知能力有促进作用。
电子游戏十分有魅力,这个特点不仅可以让人沉迷,适当的转换可以变成“生动的教科书”。通过电子游戏的魅力,可以让儿童多吃蔬菜、帮助老年人保持大脑的灵活运转,甚至借助电子游戏来解决像贫困和气候变化之类的社会问题。
哈里斯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之间有联系。但是在研究上表现,无法证明暴力行为和电子游戏间有联系。即便大多数人“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研究人员迫切希望通过实验证明电子游戏能带来的益处。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游戏获益实验室的贾森·阿莱尔说:“游戏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心理上。”他表示:“我们集中研究了游戏对认知和学习的影响,想了解其确切的作用过程,譬如说对反应时间和记忆力的影响。”
在阿莱尔领导下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玩电子游戏的老年人在情绪上表现得更健康。
通过对目前已发表的20项动作视频游戏训练研究进行元分析,左西年研究组发现:总体而言,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对认知功能具有中等程度的提升作用;在具体认知领域,动作视频游戏对于加工速度及视空间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是执行功能,对于记忆力的提升作用则最小;相对于老年人,青年人从动作视频游戏训练中获益更大。研究还发现,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受游戏玩家教育水平、训练周期以及训练总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84名视频游戏玩家和82名非游戏玩家(上述玩家均未达到网络游戏障碍标准)进行的认知测试,发现:视频游戏经验对加工速度以及视空间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是执行功能和注意力,对记忆力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而言,老年人从视频游戏经验中的获益最大,其次是青年人,视频游戏经验对中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十分有限。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从视频游戏训练和视频游戏经验中均能获得认知提升。为进一步考察这种认知提升的神经机制,研究人员对老年游戏玩家和老年非游戏玩家在完成执行功能任务时的大脑激活情况进行了测试。在行为学成绩上,老年游戏玩家的执行功能成绩显著高于非游戏玩家。在大脑功能激活上,与非游戏玩家相比,视频游戏玩家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左侧缘上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舌回、右侧角回等脑区激活增强。相关分析发现,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缘上回、左侧舌回、右侧角回等脑区的激活增强与Flanker效应(指标为反应时,短为宜)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老年游戏玩家的大脑激活越强,其执行功能成绩越好。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图1.视频游戏玩家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在不同认知领域影响的效果量
图2.老年视频游戏玩家在完成执行功能任务时激活更强的脑区与Flanker效应的相关
本文由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编创,内容整理自生物探索、搜狗,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