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生活的好帮手

近年来,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中,“AI人工智能”绝对算的上头一个,并且亚马逊、微软、苹果、BAT等科技巨头早已围猎入局,带来了一系列的人工智能落地成果,诸如无人驾驶、智能语音、大数据计算等,这些成果在将来会不断进化,实现更多智能化操作,成为生活中无形的好帮手。

极速前进人工智能 未来将给生活带来N个改变

无人驾驶+智慧交通出行更便利

如果说无人驾驶是科幻片里的场景,那么近年百度、特斯拉、谷歌等已经将它照进了现实。尽管无人驾驶技术目前还不算成熟,且出现过种种事故,但这确实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今,汽车会配备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使得驾驶员的操作更轻量化。在未来驾驶员将会完全被解放。除了出租车和私家车之外,无人驾驶对于快递运输有更重要的作用,如今京东和阿里等巨头正在尝试无人驾驶汽车配送货物,作为智慧物流的一种形式,无人驾驶车辆更具经济效力。

医疗更加高效

作为比较谨慎的行业,医院检测仪器要求高精准。如今,传统医疗器械在AI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变的更叫高效和精准。以腾讯觅影为例,其整合了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和深度学习等领先的技术,可以辅助医生实现筛查技术,可以切实提高早期食管癌等疾病的筛查工作效率。除了智能硬件之外,大数据分流也是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并应用统计人口层面,患者记录、可穿戴设备、移动应用和个人基因组测序的数据将使个性化医疗成为现实。

教育“因人施教”

在我国,传统“填鸭式”教育一直被众人诟病,原因便是没有注意到每个学生是一个独立个体,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兴趣点等有所不同,而是一味的统一灌输知识。未来,网络课程或将占据更大的比例,届时整个网络教育将会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这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及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加持下的在线教育可以实现对每个学生定制差异化教学方案,并跟进学习进程。除了主动灌输知识之外,随着AR/VR技术的发展,学生还可以与在线老师实现交互,手机、电脑两个端口互传。

进一步实现公共安全

随着我国治安的进一步加强,整体社会秩序良好,但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出没。未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会配备高清感知型摄像机,既可以实现实时动态高清监控,可实现画面急速分析。加上可通过对接公安信息资源数据库,可对涉恐、涉稳、犯罪分子进行提前布控和实时预警,实时掌握动态。除了大数据+高清智能摄像头协助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秩序之外,像语言理解和步态分析这样的技术也可以帮助审讯人员和警察发现可疑行为。如此,不但提高社会安全秩序,对不乏分子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眼科患者的福音 人工智能系统助于快速筛查眼疾

基于眼科AI疾病筛查系统的发展,人们有望在2018年得到更快捷、更便宜的眼部疾病诊疗服务。人工智能系统有望比现在更快、更准确地检测出三种眼部疾病,从而节省人工成本。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可以准确识别患有以下三类眼部疾病的人的视网膜图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老年性黄斑变性。

为训练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眼科AI疾病筛查系统被输入了超过50万份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类视网膜图像资料,其中包括中国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西班牙人,非裔美国人,北美地区的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墨西哥人和新加坡人等。这使得该系统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全面人类视网膜图像数据资料的人工智能眼部疾病筛查系统。

这项研究是由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SNEC)、新加坡眼科研究所(SERI)、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中国香港和墨西哥相关机构联合进行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本月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

“这套眼科AI疾病筛查系统已做过第二轮测试,还有另外两轮测试需要进行。” 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主任医师、资深研究学者Wong Tien Yin教授对记者说,“下一步针对眼科AI疾病筛查系统的训练,是将健康的视网膜图像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来预测病人将来会是否有可能罹患眼疾。”Wong教授表示,这套眼科AI疾病筛查系统最早将于明年年底推出。

“这套系统一经面世,将比从业多年的专业验光师更准确,因为这套系统能够识别复杂的结构和模式,而这些都不是肉眼可见的。”他补充说。

“运用这套眼科AI疾病筛查系统,结果的获取将是瞬时的,这将减少验光师80%的工作量,腾出时间处理其他工作内容。” 新加坡眼科研究所主席Wong教授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视网膜血管受损并导致视力丧失的一种疾病,是导致成年人可预防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超过40万新加坡人罹患糖尿病,其中1/3的病人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到2050年,新加坡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人,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也将超过20万人。这将是今年患者人数的两倍。” Wong教授说。

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以通过参加新加坡综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计划在18家综合性医院进行视网膜检查。检查结果将被送到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与陈笃生医院进行病理分析,这使得病人需要等待一天的时间才能拿到相应的检查结果。每次检查将花费8-12美元,如果没有医保的话,医院将收取25-30美元的费用。

有颜值的机器人也想“成家”

近日,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索菲娅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成为史上第一个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娅拥有与人类相同的外表,能够凭借脸部和颈部的62个肌肉结构变换表情,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面部识别、语言理解以及与人类互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功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并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取代人类完成看护婴幼儿、护理老年人和病人的工作等。

拥有部分人类外貌特征的机器人被称作仿人机器人,在外形、动作上与人类一致的机器人叫做人形机器人。同其他功能相对简单的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可以说代表了机器人的最高水平,它不仅需要具有人类的外形、五官、表情,像人一样说话、运动、思考,甚至还能像人一样产生感情。索菲娅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她”想有个家,想有个机器人女儿。

当然,这样的机器人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极大困扰,并对人类社会在伦理和法律等方面造成冲击。在伦理上,人类可能会对机器人产生感情,把机器人当做自己的孩子、伴侣,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在1970年曾提出“恐怖谷”理论,认为随着机器人与人类相似度的提高,人们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会不断提高,进而对人类社会原有的人际关系产生冲击;在法律上,具有“公民”资格的机器人是否也具有与人类一样的人格权、财产权?是否需要像人类一样对违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这都是人类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由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编创,内容整理自人民日报、环球网、腾讯科技,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