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证监会网站发布补充公告,称鉴于三只松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原定12月13日第十七届发审委第72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事已至此,究竟什么事情让三只松鼠临停于IPO。
2009年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参加阿里十周年大会,会后章燎原第一次正视电子商务。2012年年初,章燎原在安徽芜湖弋江区发展三只松鼠品牌,成为第一批晋级天猫百亿俱乐部的快消品牌。
三只松鼠,立足电商,发展速度和规模曾令同类企业望其项背。2014 年度、2015 年度、2016 年度及 2017 年 1-6 月,公司通过天猫商城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 78.55%、75.72%、63.69%及 55.22%。过度依赖电商和双十一,这在某些时候变成了短板。
三只松鼠高速的电商发展,也开始暴露出各种问题。2016年年中至2017年8月,三只松鼠被14名消费者起诉,食品诉讼涉及卤藕、雪菊、冻干柠檬片、瓜子、和田骏枣等,索赔金额共计超过200万元。今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三只松鼠的开心果被检出霉菌不合格,数值超过国家标准1.8倍。
三只松鼠经历四次融资,总金额超过4.7亿元,估值超过40亿元。2012年成立之初,三只松鼠便获得IDG资本1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次年5月,又获得徐新的今日资本、IDG资本B轮投资,共计融资617万美元。2014年3月,IDG资本、今日资本追加1.2亿元C轮投资。2015年9月,三只松鼠获得3亿元的D轮融资。
以上是三只松鼠的至今的发展过程,再看看其上市之路。
三只松鼠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引进IDG和今日资本的投资时,存在随售权、回购权、连带并购权、优先清算权、反稀释权、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等投资人特殊权利安排。
2015年12月三只松鼠曾进行过股改,对赌协议的特殊权利被有条件的终止了,条件是:若三只松鼠在24个月(两年)内上市成功,则这些投资方特殊权利被永久废除。若不成功,则投资人的权利将重新恢复。也就是说三只松鼠团队有两年的时间筹备上市。否则创始人章燎原很可能失去对三只松鼠的控制权。
2017年4月22日,“三只松鼠”正式提交上市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2017年10月20日,三只松鼠突然宣布主动中止IPO审核。三只松鼠方面回应“由于签字律师辞职导致IPO中止”。
那么,为什么三只松鼠又一度主动终止IPO呢?
看看发审委对三只松鼠的反馈意见:
2017年9月30日,新一届发审委名单出炉。由于这一届发审委不再有主板和创业板之分,业界将其称为“大发审委”。
截止到12月10日,新一届发审委已审核73家企业(包括二次上会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44家获得通过,24家被否,5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60.27%。而今年前10个月IPO审核的通过率为80%,11月29日甚至还创下了IPO历史上第一次零过审的纪录。
发审委对三只松鼠的反馈意见多达65条,其中几条:
①对赌协议是否切实有效的解除,是不是为了本次IPO“特地”解除的,有没有背地里签订协议(或承诺)以后会恢复对赌协议?有没有还没有解除的对赌协议?
②交易真实性问题:有没有刷单或虚构交易?4天确认收入与7天无理由退款是否矛盾;有没有单账户大额采购?买家评价怎么样?好评率多少?把默认好评踢掉再算。有没有刷好评?有没有好评返现?有没有删改中差评?
③你们的推广费这么高(占收入比3-5%),效果咋样?都用于哪些方面了?
④劳务派遣是否合规,签合同没?派遣公司合不合法?员工数和你的生产规模能否匹配?五险一金交够没?没交够有没有影响?
面对这样的过审率和反馈意见,三只松鼠选择主动申请终止IPO,究竟是被自媒体敲诈还是逃避审查的新套路?
一家拟上市企业要诚信,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