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摔倒?

不小心摔跟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然而年龄越大的人,摔跟头的后果就可能越严重:老年人的身体更虚弱,骨质更疏松,平衡感变得更差,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更让人不安的是,这种衰退的过程大概在一个人25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平衡感衰退的原因多而复杂,然而只要我们增加对它的了解,就有可能找到减缓这种年龄增大带来的衰退效应的方法。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就高宽比例而言,我们的身体结构天生就是不稳定的。保持直立的姿势和在移动中保持平衡是一个一生都在进行的挑战。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身体是否健康,以及体内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整合情况。

保持平衡需要自身与周边环境相关的感官信息,为我们提供这些信息的主要有三大系统。这三种感官是视觉(眼睛),前庭觉(内耳和半规管)以及本体感觉(来自踝关节,膝关节,脊椎关节和颈关节的反馈感觉)。保持平衡需要大脑对来自这些感官的信息进行迅速而持续地整合,然后进行信息处理,然而在老年人的信息整合能力更弱,因此老年人更容易摔倒。

这些无意识的整合过程引起身体运动和肌肉系统相应的反应,不论影响平衡的原因是主观的还是非主观的——如弯腰系鞋带,或者接受朋友从背后玩笑的一推——诸如此类,都是我们生活中时刻在发生的情况。

栽/摔跟头

当我们无法维持自身姿势的时候,就会栽/摔跟头。这种情况发生在身体的运动突然被意外打断的时候——比如,被绊倒了。或者,当身体失去重心而你试图恢复重心,但反应不够快,不够有力或者不够精确的时候——例如,你被狠狠推了一把。

年龄大的人更容易摔跟头。随着年龄增大和活力降低,保持平衡的大脑整合功能变得越来越不如年轻时那样完善和迅速——换句话说,你的认知能力减弱了。所以,要保持平衡,防止摔跟头受伤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和心力。衰退的认知能力限制了一个人同时执行多项任务的能力:你肯定在老年人中看到过“走路时一说话就停下步子”的现象,就是这种衰退发生的一个例子。

年龄增大的另一个结果是导致视觉,前庭觉和本体感觉提供的信息质量下降。老年人视力会下降,对强光变得过敏,深度知觉变差。这会引起对地形,距离的误判,而让人栽跟头。

脚和踝关节的肿胀,关节的不灵活降低了来自这些位置的感官反馈。承重关节的疾病,比如关节炎,会影响走路的步伐,不合脚的鞋,让脚变形和疼痛而向大脑传递有关脚在地面上行走的错误信息。

眩晕症和内耳感染等前庭觉异常现象会引起的头晕,而这也会提高栽跟头的风险。一些给老年人群开的常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奎宁,以及一些抗生素和利尿剂——皆可能引起前庭觉功能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影响平衡的各种变化时,所有和衰老有关的变化都会增加摔跟头的可能性。即便知道了这些,老年人跌入这些衰退的深渊基本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和“衰老”有关的变化都因为静坐的生活习惯而加速到来,导致力量和平衡感的降低,骨质的丢失和摔倒的可能性增加。

亡羊补牢

好消息是,通过运动,这个衰退的恶性循环是可以减缓和打破的,通过增加运动可以提高力量和平衡感并减少栽跟头的几率是可能的。

人们应当每天保持运动,保证每周150分钟的温和锻炼,温和是指让你感到有一点气喘和发热。十分钟的运动就可以。每天至少两次这样的运动可以提升体力和平衡感:例如可以练习举重,瑜伽,太极,奥塔戈运动(Otago)或者姿势稳定性训练,保龄球以及舞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刚参加锻炼的老人而言,必须有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指导。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目前那些旨在减少老人栽跟头的训练项目成败各半。目前为止,对于减少摔倒几率最有效方法包括尽力将双脚并拢站立,或是单腿站立而不借助双手的训练项目,或者是做控制身体摇晃的练习,一年中的练习时间应当超过五十小时(每周一小时,一年完成或者每周两小时,半年完成),这样才能有效。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通过集中训练体力和平衡感,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平衡能力,减少我们生命中最后那段需要依靠别人的时间。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