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富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华表通常由汉白玉雕成,华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莲花座或须弥座,上面雕刻有龙的图案,蟠龙柱上雕刻一只蟠龙盘于柱上,并饰有流云纹;上端横插一云板,称为诽谤木;石柱顶上有一承露盘,呈圆形,因此对应天圆地方,上面的蹲兽为传说中的神兽朝天吼,或称为望天犼。
古时记载
古代用于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柱。晋· 崔豹《占今注·问答解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 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涑也。亦以表识衢路也。秦乃除之,汉始复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木。”
古代立于宫殿或陵墓前的石柱。柱身往往刻有花纹,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宣阳门外叫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桥,所谓永桥也...南北两序有华表,举高二十丈,华表上作风凰似欲冲天势。”
诽谤木由来
尧初设立诽谤木,是让人们把意见写在上面或者敲击出声,让他出宫当面听取意见,以便改进政务。发展到后代,成为宫殿门前的装饰物。“进善旌”、“诽谤木”和“敢谏之鼓”,都代表古时信访工作的开端。它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再熟悉不过的天安门城楼前的那对华表……的前身。
“诽谤”二字,现代无疑含贬义,古代却是褒义词,所谓“忠谏者,谓之诽谤”。因此,谤木、谏鼓的设置,被儒家尊奉为“圣政”。可惜好景不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政治上行集权专制,谁还敢诽谤官府?道路以目,偶语弃市,天下苦秦久矣。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文帝又恢复了谤木圣政。他说,不让民众以正常途径议政,必然导致妖言、谣言满天飞,终归是不利于皇权统治的。于是从西汉开始历朝历代都规范上书言事制度,设谏官专司纠错,设御史督察官员,又派刺史钦差巡行地方,且经常来点“回头看”。
汉文帝重竖诽谤木于皇宫门前,以显示他虚心纳谏之风。遗憾的是,后世终归还是袭了秦制。而当初粗粝质朴的谤木,也渐渐地以石代之(今以汉白玉石为主),雕龙饰物,终于演变成了今日之华表,成为皇宫门前威风凛凛的华丽饰物。
至于其原有的功能,当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古代有些帝王看上去很开明,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比秦始皇好那么一点点而已,或者说聪明那么一点点而已;骨子里仍然颟顸专横,哪里真听得进不同意见。
意义
可见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