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
以上文字记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道出了秦国灭亡的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
里面的三个主角胡亥、李斯、赵高,其中胡亥和李斯的身世,史书上早有记载,但是赵高是何许人也,却没有明确的记载,且他为什么要灭秦也始终是个谜。
我们知道,赵高能进入秦王朝中央,都源于他“通于狱法”,因为“喜刑名之学”也是秦始皇的爱好。获得高官厚禄之后,赵高开始私下勾结公子胡亥,蓄谋利用胡亥作为篡权工具。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赵高和胡亥随从秦始皇出游会稽。还至平原津,始皇病危,留下遗诏给长子扶苏:“回来在咸阳主持朕的葬礼。”欲传位于扶苏。
但是,问题就出在遗诏在掌管玉玺和诏书的中车府令赵高手中,还没派使者送出,秦始皇便病死了。
赵高与公子胡亥有师生之情,与蒙氏兄弟却有旧仇,就与丞相李斯更改皇帝遗诏,立胡亥为帝,并矫诏赐死在外的扶苏,蒙恬。
二十一岁的胡亥即位,即秦二世。
年少的胡亥不谙国事,亲信赵高,大小国事都与赵高商议。赵高当权,向胡亥进言,滥杀无辜的皇族和大臣,以巩固政权。昏聩的胡亥,完全听从赵高之言,大肆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功勋卓著的大臣。
这还不让赵高满足,他还设计杀死与自己一起合谋的李斯。李斯死后,赵高还不满足于丞相之位,开始逼死胡亥,想要登基为帝,但是登基过程中却遭到了所有朝臣的反对,赵高虽然残暴,但不至于杀了所有的朝臣,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扶植子婴为帝,继续当他名副其实的皇帝。
但是子婴却不好掌控,他在登基当天将赵高斩杀在殿中,并罗列了赵高的种种罪行,株连赵高三族。一代奸臣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对于赵高的身世, 有许多看法。
实际上,有关赵高身世的史料甚少,《史记》蒙恬列传曰: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这是我们现今发现的了解赵高身世的唯一史料,说赵高本为赵国的疏远宗室子弟,家族流亡至秦国。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秦朝官府专门设立的收容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赵高兄弟皆出生于此。最后赵高被秦子婴设计杀害。
第二种说法是,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如果按照第一种说法,我们不难理解赵高为何要灭秦。长平之战,赵国败了,败的一蹶不振,四十万人当了俘虏。但是秦国养又养不起,放又不敢放,秦昭王和白起磋商着将四十万人都坑杀了,只放了一部分少年返国报信,音讯传返中国,赵国高低哭声一片,赵高的父兄也死在长平之战中。
恰好此时,秦始皇却因赵高对法典有所了解,想重用赵高,但是赵高的身份让秦始皇多疑,于是秦始皇命人对赵高处以宫刑,并将赵高的妻女以及弟弟赵成杀死,赵高为了报仇,在秦始皇身边蛰伏,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