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3》没告诉你的熊猫冷知识!

刚刚上映的《功夫熊猫3》故事里,与阿宝失散已久的老爹终于现身,重逢的父子二人一起来到了一片不为人知的熊猫村。满屏幕爱吃包子的“胖达”真是萌的一脸血,拔过,真实的“胖达”会功夫吗?除了卖萌、吃竹子,圆滚滚们身上还有啥是你不知道的?

没有剧透,放心往下看

熊猫看起来乖宝宝,其实一点都不好惹

电影里面阿宝和其他胖达对包子的执念那是比海都深,不过这真的科学吗?难道是知力君记忆出了偏差,还是胖达已经不是大家心中的胖达了。抱着一颗求(ba)知(gua)若(nan)渴(nai)的心,一定要去搜索查证一下,在现实生活中熊猫到底吃什么。

大熊猫是一种热爱和平的动物,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对,虽然它们不吃包子,可还是杂食动物哦……)。只有在竹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它们才会捕食其他小动物。跟大熊猫一起生活在竹林中的动物还有金丝猴、羚牛和小熊猫。它们所需食物并不发生冲突,大部分时间能够和平相处。不过如果有动物敢“作死”招惹它们,它们也会“动起手来”。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就得怪你点背了。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这里指的是野生环境),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依然“武艺高强”,它们继承了先祖始熊猫的凶猛性情,一旦被激怒就会勇猛还击。它们会用自己的大掌去打击敌人,也会用健壮的身体去撞击敌人。豹和狼遇到强健的大熊猫也很害怕,只好绕道行走。功夫熊猫,这名字真不是随意起的~


我的祖先可不是吃素的

大熊猫的祖先是“暴徒”?

上面提到大熊猫很不好惹的样子,其实现在的大熊猫看似“专业卖萌三十年”,但是它们的祖先始熊猫却是一群“暴徒”,是可怕的食肉动物。据已发现的化石研究分析,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其个头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

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旁支叫葛氏郊熊猫,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几百万年前就灭绝了。而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型只有现在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其化石被定名为“大熊猫小种”。从大熊猫小种的化石牙齿推测,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这些小型大熊猫又经历了约200万年,开始向亚热带潮湿森林延伸,并取代始熊猫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四川。以后大熊猫进一步适应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进化成现在这种画着烟熏妆的呆萌模样。

熊猫是运动高手,喜欢爬树和游泳

真实的大熊猫虽然不像电影中“神龙大侠”阿宝一样武艺高强,但是大熊猫一点也不“四体不勤”,它们个个是爬树高手。在大熊猫小的时候,爬树和游泳是它们的必修课,它们每天至少要爬一次树,只要有水,它们也会尽量多游泳。

熊猫为什么那么稀少?

雌性大熊猫每年的最佳受孕时间一般只有1~2天,如果不能抓住这一两天的受孕机会,想要雌性大熊猫怀上熊猫宝宝就要再等一年,这下你知道大熊猫为什么这么少了吧。不过,研究人员通过技术测定发情大熊猫的最佳配种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大熊猫的受孕率。通过完整的种公兽培育技术,80%的育龄雄性大熊猫能自然交配,对于无法完成自然交配或自然交配不理想的大熊猫,辅以人工授精的手段。“双保险”策略,使大熊猫受孕率极大提高,增加了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大熊猫一胎一般产1~2只幼仔,单胎和双胞胎的概率各占一半。刚出生的大熊猫幼仔是名副其实的“早产儿”,体重约150克,许多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全,极难成活。熊猫妈妈生下双胞胎后,大多选择一只放弃一只,有的甚至一只都不带(别怪她狠心,真是不得已)。为了让每只出生的熊猫幼仔都能成活,研究中心对被妈妈抛弃的幼仔辅助以人工育幼,并且创造性地采用了“仿生育幼”的理念,通过模仿母兽育幼环境开展人工育幼。

野生大熊猫生存现状堪忧

在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稳步增加的同时,野生大熊猫种群却面临分割退化的危险。尽管大熊猫栖息地环境整体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人类的活动,野外大熊猫的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存在约30个孤立小种群,这些孤立的小种群难以交流且遗传多样性低,灭绝的风险极大。放归一些大熊猫到小种群里进行复壮,显得紧迫而必要。

将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经过野化培训后放归野外,使其融入野生大熊猫种群,增加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也是开展大熊猫迁地保护和科研繁殖的最重要目的,是大熊猫科研保护事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动物的野化放归一直都是难度大、成功率低的科研项目。特别是大型动物的放归难度更大,成功率不超过10%。保护大熊猫,怎么做都不嫌多~


(本文综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5年5月刊《大熊猫,国人挚爱的旗舰物种》/作者:李德生,《大熊猫有哪些功夫》/作者:徐娜,部分图片由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提供,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