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流行于先秦时期,关于这种武器的形制,一度是个谜。先秦时期没有留下能够证明戟的外形的典籍,而后世的戟与先秦时期的戟形制差别较大,实际是不同的东西,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金石学家都搞不清楚戟的具体样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复原传说中的戟,结果画出来的复原图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虽然也有个别跟真实中的戟比较接近,但更多的是和戟风马牛不相及的造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金石学家的局限性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都有关系。
▲秦俑坑中完整的戟
先秦时期的戟以联装戟为主,戟头为矛头和戈头组成,用绳索捆绑在竹木所制的柲上柲。而金石学大兴于清代,距离先秦时期两千余年。在两千年的时光洗礼下,这些戟被发现的时候,用于捆绑的绳索和柲都已腐朽,到了金石学家手里的时候,戟已经变成了矛头和戈头。任谁也想不出来它们原来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种武器。
▲秦代相邦七年戟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就算木柄腐朽,墓地中还是会留下痕迹的嘛,包括组成戟头的两个部件,戈头和矛头的位置也还是它们原来的位置,有这些信息,还是可以复原出戟的形态的嘛。
理论上是不错,但上述这些东西有一个前提,就是“在科学的考古发掘之下”,而古代的中国并不存在成系统的田园考古活动。金石学虽然与考古学相近,但侧重方向不同。盗墓者掘墓的目的在于谋取钱财,也不会注重记录墓中痕迹。
▲郭沫若
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发生改变。,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20世纪30年代,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了两件水陆攻战铜鉴,上面铸有用戟作战的士兵形象;1937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了一件联装戟,木柲痕迹尚存。
随着这些文物的出土,学界对于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郭沫若经过考证,认为戟应该是由戈和矛联装而成的武器。郭宝均为了梳理关于戟的知识,亲身参与多次发掘,对戟的演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台西遗址
建国后,各地都出土过许多联装戟,其中不少带有柲的痕迹,关于东周时期戟的结构,最终有了定论,那就是戈和矛的结合体。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把戟出土于1973年,地点是河北蒿城台西。在藁城的台西、庄合、故城、内族四村之间,分布着三个高大的土丘,分别称为“南台”、“西台”、“北台”,当地村民建筑用土多来源于三个土丘。1965,台西村的村民在西台取土时发现了一件玉戈,其后又多次发现青铜器和其他文物。1973年,河北省文管处组建考古队对台西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经考古人员鉴定,台西遗址由商代中期的居住遗存和墓葬组成,而最早在这里生活的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居民。
▲台西出土的戟
台西遗址的1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铜戟。该戟一件由柳叶形矛头和一件直内无胡戈头联装而成,戈头与柲呈90度夹角。柲长64cm(一说85cm),截面为扁圆形。
▲台西出土的商代铁刃铜钺
这件戟是现存最古老的戟,也是唯一一件商代时期的联装戟。商代军队以步兵为主,主要格斗武器是矛和戈。学者们认为,这件戟的主人有可能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发明家,出于改良兵器的考虑,把一件戈和一件矛组装在了一起,由于这件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意外,因此也没有在当时流行开来。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