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亨特:是他让外科手术成为一门科学

1728年,约翰?亨特降生于苏格兰一个穷苦人家,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后来成为现代外科医学的奠基者,正是他把外科手术从一项技艺提升到了科学的高度。

小时候的亨特可不怎么让家长省心,他讨厌书本,也不喜欢学习,就喜欢去野地游玩。这个调皮的小家伙不是上树摘鸟巢,就是捕捉昆虫,追赶研究动物。在家的时候也不做功课,手巧的他自己还尝试着做桌椅。

看到儿子不是学习的料,再加上家境贫困,父母早早就让他退学了,送他去格拉斯哥做了几年的木匠。就这么无忧无虑地到了20岁的时候,亨特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决定学一门手艺谋生。

做什么呢?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亨特决定投奔远在伦敦的哥哥威廉。威廉拥有一个解剖学学校,亨特想先从哥哥的助手做起,做了决定之后亨特费了很大劲学会了读书写字。

到了伦敦之后亨特开始帮助哥哥解剖、研究死了的动物。“无心插柳柳成荫”,亨特意外地发现这正是他自己喜欢又擅长做的事情。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天资聪慧的亨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宿命,日日不知疲倦地努力,很快就超越了哥哥。而且威廉虽然受过外科训练,但有时却会有晕血的反应,所以,亨特便渐渐接手血淋淋的外科解剖工作,威廉则转向内科,准备做个助产士。

科内利斯·特鲁斯特1782年创作的油画,描绘了一堂尸体解剖课。(网络图)

为了追求娴熟的手术技巧,亨特每晚只睡四个小时,每一个动物的尸体都成了他练手的工具。猴子、鲨鱼、海象、野鸡、熊和鸭子,只要是能找到的动物他都解剖过,甚至还有海豚家族的成员,这些海豚是1759年人们在泰晤士河的河口捕获的。

解剖的结论让他着迷,他发现不同的动物镜头有着相似的器官,感慨造物主的神奇之外,他更加痴迷于解剖。

亨特还在附近村子里面买下了一栋房子专门用来饲养动物供研究,里面养的除了牛羊马这种温顺的家养动物,还有豹子这样的野兽。然而亨特并不畏惧,从小在野外游荡的他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与动物相处,总能很巧妙地使唤野兽们让它们听从命令。有那么一两次,两只豹子和一头公牛从笼子里面逃了出来,却被追赶而来的亨特制服并捆住带了回去。

慢慢地,亨特不再满足于解剖动物,而是热衷于人体组织的研究。在那时解剖死动物就已经令人嫌弃,解剖死人则更是被认为是邪恶之事。这意味着如果有传言哪位外科医生解剖人体就有可能招来麻烦。

英国亨特博物馆,馆内3000多件人和动物解剖学和病理学标本,几乎都是这位苏格兰出生的约翰·亨特医生终其一生的收藏。(网络图)

然而,亨特却坚持解剖人体,完全不理会世人的排挤和白眼。那时的医生对人体结构知之甚少,所以外科医生与其说是医务人员,倒不如说是“拿着锯子的熟练工”。为了科学,即使孤独又如何?他不需要别人的鼓励和嘉许,因为同时代中没人能了解他的追求。原本亨特从事外科医生这一行业也不是为了赢得世人的仰视,那时外科医生的地位就已十分低下,他却因为兴趣而认定这一行正是他要干的。

解剖实践让亨特获得了更多有关人体运转的知识,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1785年的12月的一天,一位45岁的马车夫慕名过来求助。他大腿根部胀痛,几乎不能行走,三年来一直忍受着痛苦直至忍无可忍。这在当时,只能做截肢手术,而做了截肢手术,车夫便失去了养家糊口的能力,反而成为家庭的累赘。

亨特在检查了病情后并没有给患者截肢,他分析胀痛是由动脉瘤引起的,受损的动脉引起气球样膨胀,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入腿部。找到病因后,亨特大胆地在患者胀痛上方的腹股沟处切开。不知道反对亨特解剖尸体的人们有没有想过,正是对肌肉的熟识让他得以精确地切开肌肉组织找到受损动脉!

手术结束后,亨特在患者肿痛处下放缠了四卷绷带并系紧,帮助动脉恢复正常。六周之后,马车夫竟恢复了正常行走,顺利出院,相信这位车夫一定对亨特感恩戴德!

看到亨特熟练而又精准进行手术治病救人,对亨特解剖尸体抛以白眼的人们这才意识到外科医生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也才开始理解这位完美而苛刻的解剖学家。据说,亨特解剖过上千具尸体,对人体内部的了解也达到了前人不能企及的高度,因此,他也被认为是解剖学和外科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除了对于解剖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追求,他的收藏习惯也颇为另类,有兴趣请戳《超级“另类”收藏家》

---------------------------------------------------------

人物小档案:

约翰?亨特(1728~1793)英国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1728年生于苏格兰隆考尔德伍德市,1793年卒于英国伦敦。外科研究的先驱,被视为有史以来 最伟大的外科医生之一。他发明了一些外科技术,还是第一个成功进行动物器官移植的医生。亨特还是产科学、牙医学、性病和枪伤治疗等领域的先驱。在他的私立 医学学校,亨特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将外科手术作为一门科学教。

名言:光想没用,要动手去干,要有耐心,不能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