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晚,央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并公开表示:未来移动支付前景光明,央行正积极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争取早日发行数字货币。那么,央妈口中的“数字货币”究竟是什么?数字货币发行之后,我们手中的纸币会缩水吗?
解开数字货币的“神秘面纱”
数字货币在我国并没有流通的先例,国家层面的官方货币机构还未发行过数字货币。所以,很多人对数字货币知之甚少,甚至觉得它非常神秘。
那么,数字货币到底是“何方神圣”?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它不能完全等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因为它经常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仅仅局限在网络游戏等虚拟空间中。2015年流行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莱特币,比特股等。
央行为啥要发行数字货币?
在本次数字货币研讨会上,央行负责人透露,央行自2014年起就成立了专门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关键技术、流通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央行对数字货币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央妈对数字货币如此青睐,发行数字货币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2、可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实现;
3、有助于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等。
手中的纸币会缩水吗?
很多朋友担心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之后,会改变货币的流通量,导致手中的纸币缩水。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数字货币主要是指货币形态,不会引发货币缩水。货币的发行规模依然由央行控制。
另外,现在发行数字货币尚处于探讨阶段,是一种货币价值符号的创新机制,很多问题还在研究中,发行仍需时间。
所以,大家可以不必恐慌,即使央行有一天发行数字货币,也不代表我们手中的纸币会缩水。
想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共时财经”微信公众号(gongshidai-com),或下载“共时财经”移动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