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最该做的三件事是什么?在北京科技大学 2014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互动百科创始人潘海东讲了三个大实话:①大学所学的专业 90% 是没有用的。②大学所谈的恋爱 90% 是不能成的。③大学所交的朋友 90% 是靠得住的。下面是主要内容:
第一,大学所学的专业 90% 是没有用的
松江大学城曾经做过调查,仅有两成大学生喜欢所学专业。在昆明各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 20% 的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比较了解,而 23% 的同学读的不是自己的第一志愿。智联招聘的调查表明,工作和专业对口的仅佔 26%,从头再来 52% 的人会另选专业。
数据是真实的,真实得有点残酷。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专业学习及格就万岁呢?我的看法是恰恰相反。在互动百科这样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员工平均年龄 26 岁,相当一部分是重点大学毕业生。我们最看重的是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强调“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需要的是方法和能力。在工作中面临的很多问题是你不喜欢的,你不懂的,怎么办?这就需要你在大学四年通过专业学习来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自己在学校有点算“学霸”类型的。在北科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放弃了保研机会,考到清华大学,拿到机械制造专业硕士学位,后来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拿到系统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可是我工作后既没有进钢铁厂,也没有到汽车厂,更没有进研究所,是不是我十年寒窗白读了?前不久媒体採访我的时候也问到这样的问题。答案就是: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逐渐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系统地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乃至高等教育最本质的精华:学习如何学习。
未来不可知,过去已消逝,现在可把握。大家一定要通过学好专业知识学好如何学习。
第二,大学所谈的恋爱 90% 是不能成的
很多同学早就看好攻略了,大学必须要做的九件事之一就是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有的同学在想怎么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有的同学在想怎么谈好几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有同学做过简单计算说明了大学恋爱成功率的问题。第一年是 100%,假设每年降低 10%,一共 4 年,也就降到 60% 了。其中少不了吵架分手,降低 5%,也就是说降到 55%。毕业的时候如果是到了不同的城市又要降低10%,也就是 50%,如果是同城差不多是 55%。找工作,免不了和别的异性关系也好的,再降低 10%。即不同城市 40%,同城 45%。
然后,你们不可能马上结婚,一般也会有个 2 年到 4 年,就算 15%,那不同城市降低到 25%,同城降低到 30% 了。最后再算下,因为工作变动、顺心与否起码减少 15%,最后情况是不同城的成功率 10%,同城的成功率是 15%。
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是大家必须要面对的。恋爱与同学的关系是大家不得不面对的。我看到的资料说,大学恋爱成功率排名前五位的学校没有北科大。
我的一位才华横溢的本科同学就是因为不能很好处理恋爱问题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今天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我知道大家在微信、陌陌等手机应用上小心翼翼或大胆地探索,也知道大家在“00 后早恋吧”用高级帐号指导 00 后们谈恋爱。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个体孤独感并存的时代,一个大数据无所不在与个性化需求并存的时代,一个价值观多元与个人独立追求并存的时代。
岁月是把杀猪刀,在谈恋爱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希望大家三思而后动。我个人不持立场。
第三,大学所交的朋友 90% 是靠得住的
这个并不是说大家要天天喝酒联络感情。起码是大学宿舍室友不能因为脚臭就怒目而视,也不能因为眼霜被用而恶言相加,更不能因为睡觉打唿噜而大打出手。
上阵父子兵,创业同学邦。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是哈佛同学,后来的 CEO 鲍尔默也是他们的同学。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大家都耳熟能详,他的联合创始人张志东是他深圳大学的同班同学,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睡在我上舖的兄弟”的这种友情是非常珍贵的。如果有可能,跨系的同学,外校的同学也可以多交一些朋友。
我在学校的时候,因为上机条件有限,经常到计算机系蹭机上,结识了不少计算机大拿。我也经常到英语系蹭课上,认识了一些英语大牛。也利用各种机会结识了一些北航、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同学。
北京科技大学在我们去年组织的“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中表现非常突出,很多跨系的同学组队参赛,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同学在以后工作中自然会相互帮助甚或共同创业。
..................................................................................
内容来自: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
国内最专业的快速阅读记忆训练平台,快速阅读、记忆力、注意力、思维、高效学习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