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买车,最看重的是汽车的品质和安全配置,似乎这些东西能让他们用得安心、开得放心,我们承认汽车性能的好坏与安全有一定的联系,但从事故统计数据来看,由环境因素(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事故仅占事故总数的5%,而由于机械因素(刹车失灵等)等原因造成的事故也仅占10%,剩下80%以上的事故,大多是由于驾驶人错误操作或疏忽大意导致的,所以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出发,防止事故的发生。
今天车业杂谈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安全的驾驶技巧——防御性驾驶,它在上世纪50年代流行于英、美等国家,现已广为流传,成效显著。何谓防御性驾驶呢?俗话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御性驾驶指的就是一种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以预防为主要目的的驾驶技巧,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讲。
古人云:“有备才能无患”,开车要如何做到有备呢?我们知道汽车行驶的速度不会太慢,所以只有看得远,才能留出足够多的时间给自己反应、操作。当然,看多远是要根据车速来确定的,一般来说,留出15秒的反应时间就足够了,而当遇到大雾等能见度较低的天气时,则需要降低车速保证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误区,并不是说坐得高就看得远,而是需要我们通过调整视线角度来做到。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看远方而忘记近处的四周,防御性驾驶方法为我们指出,每隔5-8秒看一次反光镜,能够有效的让我们了解车身四周的情况,而在拥堵或者红绿灯路口,我们还应该保持足够的车距(一般来说视线看不到两车间的地面时即可停车),同时起步时应当比前车晚1-2秒钟,便于观察前方车辆动向。
在做到了看远和看宽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学习为自己预留空间。在城市行车,想要保证四周都处于空旷状态是很难的,但想要在前方留出距离,则相对容易,而只要前方有足够的距离,我们就有变道的空间,如果这个时候后方车辆出现故障刹不住车,我们就有机会“死里逃生”。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要过于相信其他驾驶员的观察能力。比如对面在倒车时,或者是在环岛内行驶时,我们要多使用灯光和喇叭去提醒对方,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意图、清楚我们的位置,主动与对方沟通,才能防患于未然。
在坚持做到上面几点之后,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来应对一些特殊案例了。例如“不踩油门的时候脚就放在刹车上”、“前方路况不明就要减速”、“左转转大弯,右转转小弯”等等;还有一些特定环境需要注意,例如停靠大量汽车的路边或公交车站,容易有人“鬼探头”,我们需要减速多观察,必要时可以鸣笛通过;在面对信号灯变灯时,要谨慎驾驶,因为很多抢跑、抢黄灯都是发生在这个时候;转弯时多偏头观察,特别要注意人行道有无行人;山间道路可以尽量靠中间驾驶,遇到盲区鸣笛示警;遇到紧急情况时,牢记“让速不让道”,猛打方向不仅容易造成侧翻,更会危及旁边车道车辆。
学习防御性驾驶其实就是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的过程,坚持防御性驾驶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想要完全做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会它又被称为达到了驾驶员的最高境界,你想要试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