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都在哪些领域有突出贡献?竟开创玄幻文学的先河?

众所周知,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历法成就

改革闰法

在古代,中国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称为“一章”,在每一章里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才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

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理论,加上他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也不十分准确。因此,祖冲之提出了391年144闰月的新闰法。

祖冲之的闰周精密程度极高,按照他的推算,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1日,与今天的推算值仅相差46秒。一直到南宋的《统天历》,才采用了比这更精确的数据。

我国古代天文仪器

应用“岁差”

根据物理学原理,刚体在旋转运动时,假如丝毫不受外力的影响,旋转的方向和速度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受了外力影响,它的旋转速度就要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地球就是一个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的刚体,在运行时常受其他星球吸引力的影响,因而旋转的速度总要发生一些周期性的变化,不可能是绝对均匀一致的。因此,每年太阳运行一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点上,总要相差一个微小距离。按现代天文学家的精确计算,大约每年相差50.2秒,每七十一年八个月向后移一度。这种现象叫作岁差。

随着天文学的逐渐发展,中国古代科学家们渐渐发现了岁差的现象。西汉的邓平、东汉的刘歆、贾逵等人都曾观测出冬至点后移的现象,不过他们都还没有明确地指出岁差的存在。到东晋初年,天文学家虞喜才开始肯定岁差现象的存在,并且首先主张在历法中引入岁差。他给岁差提出了第一个数据,算出冬至日每五十年退后一度。后来到南朝宋的初年,何承天认为岁差每一百年差一度,但是他在他所制定的《元嘉历》中并没有应用岁差。祖冲之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但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算出岁差是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而且在他制作的《大明历》中应用了岁差。

首次提出“交点月”的计算

祖冲之在我国天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月亮相继两次通过黄道、白道的同一交点的时间(即“交点月”)长度为27.2123日,与现今推算值仅相差十万分之一日,即不到1秒,由于日食、月食(统称交食),都发生在黄白交点附近,所以祖冲之的交点月长度对于日月食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算出交点月的日数以后,就更能准确地推算出日蚀或月蚀发生的时间。祖冲之在他制订的《大明历》中,应用交点月推算出来的日、月蚀时间比过去准确,和实际出现日、月蚀的时间都很接近。

编撰《大明历》

经过实际观测,祖冲之发现何承天所编的当时正在执行的《元嘉历》有许多错误,如日月方位距实测值已相差3度,冬至、夏至已差了1天,五星的出没已差40余天,于是他着手编撰《大明历》。

祖冲之在《大明历》的编纂中,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并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一直到南宋的《统天历》,才采用了比这更精确的数据。

天文成就

祖冲之对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运行的轨道和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也进行了观测和推算,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中国古代科学家算出木星(古代称为岁星)每十二年运转一周。西汉刘歆作《三统历》时,发现木星运转一周不足十二年。

祖冲之进行了重新测量,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结论,即定木星公转周期为11.858年(今测为11.862年)。并得出更精确多五星会合周期,木星398.903日(误差0.019日),火星780.031日(误差0.094日),土星378.070日(误差0.022日),金星583.931日(误差0.009日),水星115.880日(误差0.002日)。

机械制造

祖冲之所制的指南车

祖冲之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在中国古代指南车的名称由来已久,但其机制构造则未见流传。三国时代的马钧曾造指南车,至晋再次亡失。东晋末年刘裕攻长安,得后秦统治者许多器物,其中也有指南车,但“机数不精,虽曰指南,多不审正,回曲步骤,犹须人功正之”。南朝宋昇明年间(477-479年)萧道成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祖冲之所制指南车的内部机件全是铜的,它的构造精巧,运转灵活,无论怎样转弯,木人的手常常指向南方。

祖冲之改良了水碓磨。在西晋初年,杜预改进发明了“连机碓”和“水转连磨”。一个连机碓能带动好几个石杵一起一落地舂米;一个水转连磨能带动八个磨同时磨粉。祖冲之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把水碓和水磨结合起来,生产效率就更加提高了。这种加工工具,中国南方有些农村还在使用着。

祖冲之还设计制造过一种千里船,史载“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它可能是利用轮子激水前进的原理造成的,一天能行一百多里。

祖冲之曾制造过“欹器”。这种器具用来盛水“中则正,满则覆”,古人常放置在身边以自警,“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南齐永明年间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

其他成就

祖冲之的成就不仅限于自然科学方面,他还精通乐理.对于音律很有研究。祖冲之又著有《易义》《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等关于哲学的书籍,都已经失传了。文学作品方面他著有《述异记》,在《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片断。

玄幻文学

一只神奇的快递猎狗

《述异记》讲的真是一些奇异的传说,其画风跟祖教授一向严谨科学的作风似乎不太搭调,然而,确确实实是祖冲之写的,这也不难理解,对科学有热情的人,同时也会对文学有着执着的一面,严肃细致不等于不可以浪漫热情。

不知道祖冲之养不养宠物,不过他似乎对小动物很有爱心,在他的《述异记》里写到了一只可爱的猎狗,它的名字叫“黄耳”,狗的主人是谁呢?是晋朝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陆机。陆机老师喜欢打猎,在江苏的时候,有人送给他一只狗,叫做“黄耳”。黄耳一点也不简单,首先,它能识人意,主人要它做什么,不用太多的提示;第二,它定位能力超级强,有一次离家三百里,居然不用任何导航,自个回来了,“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居然只用了一天时间,可见奔跑能力非同一般。真是一只神奇的狗狗。

终于到了考验黄耳的时候了。陆机是东吴人,他的祖上就是东吴有名的大将陆逊、陆抗,而陆机住在京师洛阳,有一回陆老师想家了,想给家里人捎个信,然后又叫家里人也回信,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黄耳。陆机对黄耳说了自己的意思,黄耳听懂了,“摇尾作声应之”。陆机就把信写好,放在一只竹筒里,竹筒就系在黄耳的脖子上。

黄耳就这么出发了,它能顺利完成主人交给的任务吗?

这只小狗很聪明,它能够利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爱心,它白天沿着驿站走,这样就等于是拿驿站给自己定位,饿了当然不好上饭店,于是跑到草丛里抓小动物吃。陆地还好说,如果碰上大江大河咋办?黄耳这时候就扮可爱,就耷拉着耳朵,对着船主人摇尾巴,船夫觉得它很可爱,于是就招呼它上船,“其人怜爱,因呼上船”。可见,早在晋朝,社会上就广有对动物的爱心人士。而黄耳也很会搞公关,能充分利用一些人士的爱心。

黄耳跋山涉水,终于到了主人的老家,它嘴巴里叼着竹筒,对着陆机的家里发出汪汪声,“口衔竹筒,作声示人”。陆机家里人打开竹筒,拿到了陆机的信,看完,黄耳又对着人发声,陆机家里人明白,又写了回信,托黄耳带回去。黄耳把回信带回到洛阳时,已经过了半个月,而人类在那个时代往返洛阳和东吴之间,要五十天时间,“计人行五旬,而犬往还裁半月”。

黄耳死后,陆机还舍不得,就把它葬在老家的村南,离陆机的家两百步,还特意“聚土为坟”,村里人都叫这座坟冢为“黄耳冢”。

保护动物

《述异记》里的一则关于猴子的故事,似乎谴责了人们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话说在江西有一个名叫任考之的小官吏,他组织民工砍伐树木以作为造船材料,忽然看见一棵大树上有一只猴子,肚子大大的,明显是怀孕了。本来任考之是来伐树的,他却注意起这只猴子,忽然上树去抓猴子,“考之便登木逐猴”。本来按照常理,猴子比人要灵活,人徒手抓猴子几乎不可能,但任考之欺负这只猴子怀孕了,行动不便,而且此处不是森林,猴子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树上,行动不便且不说,而且还无处可逃,树下面全都是人,“树既孤迥,下又有人”。任考之仗着自己动作灵活,马上去靠近这只猴子,“腾赴如飞”。

在这个绝望的时刻,猴子妈妈只好向人类求情,它可怜巴巴地“以左手抱树枝,右手抚腹”,等于告诉对方它怀孕了,放过它吧。

然而,猴子妈妈的求饶没有唤起任考之的同情心,他把母猴揪下来,丟在地上弄死了。猴子死后,剖开腹部一看,里面果然有猴胎儿。

任考之虐杀猴子的行径确实太残忍,后来也得到了惩罚,当然是一个神话式的惩罚,任考之当天晚上就梦见一位神灵,不知道是不是齐天大圣,当然,那时候还没有齐天大圣的故事,那位神灵责备他滥杀猴子,手段残酷,极其不人道,会有惩罚的。接着,任考之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惩罚,他居然脱离了人类,变成了老虎,然后进入了深山,“因渐化为虎,毛爪悉生,声音亦变,遂逸走入山,永失踪迹”。

这种荒诞的惩罚当然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科学的,但祖冲之老师写下它,并不等于相信它,而是一种文学的处理方式。一则讽刺任考之这个人的本性像老虎一样凶恶,完全没有人性;二则借这种荒诞的方式,让残杀野生动物的人尝一尝做野生动物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