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睡觉流口水?注意,可能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

相信很多人有过一觉醒来枕头被口水浸湿的经历。睡觉流口水,有可能是身体在给你发出信号——要注意健康问题了。

1、睡觉姿势不对

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睡觉姿势不当引起的,如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等。

2、口腔疾病

睡觉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如果口腔内有溃疡,疼痛的刺激会促进唾液分泌,诱发流口水。这时,可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况会自动消失。

3、兴奋过度

身体疲劳、用脑过度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可能诱发神经紊乱,睡觉时大脑会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流口水。

4、脾胃失调

成年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

5、面神经炎或中风

面部受凉、吹风或感冒后,突然出现睡觉流口水的情况,一定要警觉。可以对着镜子笑一笑,如果发现有口角歪斜的情况,或是存在眼睛闭不严、头痛等症状,可能是面神经炎或中风的前兆。

“防止睡觉流口水,首先,要端正睡觉姿势;其次,睡觉前不要吃东西,要刷牙或者漱口。”李英提醒,如果脾胃功能出问题,可以试试吃些具有健脾功能的食物,如莲子、玉米、红枣、山药、蜂蜜等。另外,怀疑是疾病引起睡觉流口水的,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正确的食用油储存方法!大多数人都做错了!

食用油看似稳定,实际含有许多“不安分子”,该如何储存食用油,才能保证食用油的安全呢?

1、避光储存

光会促进食用油产生游离基,使得油脂氧化速度加快,所以食用油要放到柜子里,避光储存。

2、远离灶台

我们习惯于把食用油直接放到灶台旁边,方便使用,但温度会加速油脂氧化,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 ℃,氧化反应速度约增加1倍,所以做饭时食用油宜远离灶台。

3、避免金属容器盛装

很多家庭喜欢把大桶油分装到金属罐子里,但金属离子是植物油脂发生氧化酸败的催化剂。

金属离子可以加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氧活化成单重态氧和自由基。所以如果分装宜选择玻璃材质的分装瓶,最好是棕色瓶(可避光)。

4、密封储藏

油脂会与氧气发生自动氧化,所以食用油宜密封保存,拧紧盖,越少接触空气越好。

5、买小桶,勤更换

打开盖子的食用油放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坏,所以食用油尽量买小包装的,勤更换食用油。

如已买大桶油,可按一周的食用量将油倒入控油壶,再将大桶油用胶带密封好,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开封后最好在3个月内吃完)

6、新旧油,莫混放

如果使用分装瓶盛油,新旧油不要混放,用完旧油,再填新油,否则旧油当中的氧化中间产物会加速新油的氧化,另外装油的瓶子也要定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