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外语会让人更聪明?

在加拿大东北部的新布朗斯维克,33%的家庭是同时说英语和法语的双语家庭。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在双语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起只会说英文的同龄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家庭作业,也会在一些科目中取得较高的成绩。这是不是双语能力造成的结果呢?如果是的话,这种影响是怎样产生的呢?

语言与思维的相关研究

近代的实验心理学证明,说不同语言的人对于自然事物的分类、颜色的直觉,甚至声音的直觉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希腊语里“蓝色”一词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以区分颜色深浅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颜色。这种语言习惯使得希腊人对于蓝色深浅的变化更加敏感。然而对于蓝色以外的颜色,希腊人和讲其他语言的人没有任何不同的反应。这证明他们对于蓝色的敏感源于语言的特性。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把这种现象总结为“语言相对论”。简而言之,人类通过感官接触到的大自然只是相对真实的,个体由于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而会产生主观感受上面的差异。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艾伦·比亚韦斯托克(Ellen Bialystok)教授2012年被授予了有“加拿大诺贝尔奖”之称的国家最高科学奖“基廉奖”,以鼓励在过去的20年中她在“学习第二语言与认知能力”方面的科学贡献。比亚韦斯托克认为,双语者必须控制两种语言,选择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适合的语言。这使得双语者大脑中的执行控制系统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从而产生了更加强大的认知控制能力。

比亚韦斯托克教授通过行为学实验证明了双语者在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其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是被称为“西蒙任务”的实验范式。这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发明并命名的实验,可以在不受语言干扰的环境下对被试者的认知控制能力进行测试。被试者看到显示器上出现的红色或者绿色的方形图案,并且根据指示用左手或者右手做出反应(例如,见到红色按左键,见到绿色按右键)。电脑会随机将带有颜色的图案呈现在被试者的左侧或者右侧,以形成与按键相对应的和不对应的两种情况。当图案出现在与做出反应的手相对应的一侧时(例如,红色出现在左手侧或绿色出现在右手侧),被试者的反应通常会较快而且较少出现错误,相反则较慢而且出现较多错误。这是因为当图案出现在与做出反应的手相反的方向时,被试者需要压制与实验目的不相关的信息,即图案出现的方位,然后根据图案的颜色做出正确的反应。

经过反复实验,比亚韦斯托克教授发现在双语家庭长大的孩子有较好的能力控制不相关信息带来的冲突。比如,他们在“西蒙任务”中的反应通常比只说一种语言的同龄人快,而且较少出现错误。这与比亚莱斯托克教授所提出的“语言控制经历增加认知控制能力”的结论是相统一的,也具体表明了在日常生活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可以增强人们对于干扰信息的抵抗能力。

更多的证据来自另一种经典的认知心理学测量机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在实验中电脑给出4张卡片,均带有不同颜色、形状和数目的图案。被试者需要将其与另一张单独出示的目标卡片相匹配。比如,图1中的目标卡片为两个红色十字。根据颜色可与1号卡片匹配;根据数目可与2号卡片匹配;而根据形状则可以与4号卡片匹配。被试者并不被预先告知匹配的原则,只是在每次分类后电脑按分类的正确性给予反馈继而提供下一张匹配卡片。电脑还会随机改变匹配原则。被试者必须反复试探,寻找新的匹配规则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比较单语儿童而言,双语儿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出卡片分类的规则,也可以更快地适应规则的变化,同时还更少犯错误。这充分表明了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不但可以增强认知控制能力,还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探索和适应能力。

学习外语真的值得吗?

对于老年人的追踪研究表明,双语者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要明显晚于单语者。就拿常常威胁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阿尔茨海默病来说,终生都在使用多种语言的人平均发病年龄要比终生都使用一种语言的人晚5~7年。结合之前的实验心理学证据我们发现,使用多种语言不但在青少年时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认知能力,在中老年时期还可以对思维能力的减退起到延迟作用。由此可见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对于大脑功能和健康的影响是广泛而且终身的。

但是,巴塞罗那大学阿尔伯特·克斯塔教授发现,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分清单词的语言属性(某个单词是英语还是法语),也无法在适当的语境中选择单词。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成年后的双语者在阅读速度、发音速度以及单词量方面,会比只说一种语言的同龄人略有逊色。这些细微的差别虽然很难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但是这可能成为从事某种语言相关职业的阻碍。比如在竞争记者、律师、播音员的职位时,除非工作本身需要接触多种语言,否则从小就学习多种语言的人不但不具有天然的优势,比起在单一语言环境里长大的人反而处于某种劣势。

尽管如此,目前心理学界还是普遍认为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对认知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是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意义的。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或者使我们变得更聪明,它承载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还有祖先的智慧。继承语言既是一种责任也鼓励着我们探索未来。


(作者:吴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