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发现首例抗体阴性艾滋病!先听医生怎么说!

我们都知道,HIV抗体检测为阳性的才会被确诊为感染了艾滋病,然而近日有新闻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发现世界首例成人HIV 抗体阴性艾滋病,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目前关于它的成因以及它与抗体阳性艾滋病的区别也还没有定论,不过广大群众最关心的还是艾滋病会不会检测不出的问题:如果检测为阴性也可能是艾滋病患者,那岂不是很多人会漏诊?

其实,目前我们在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检测艾滋病,比如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方法检测抗体,还可以使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

但是由于HIV感染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这一次情况的发现也为临床医生敲了警钟,对于高度怀疑HIV感染的患者应该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这种情况。不过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只有极少数的艾滋病患者会出现抗体阴性的情况,因此大家也不需要惊慌。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也会找到更精确的检测方法检测出抗体阴性艾滋病的。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关于HIV,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因为它已经不是那种感染了立马就会死人的病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往下看!

感染HIV还能活多久?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两个概念: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HIV,全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造成艾滋病的罪魁祸首,这种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人体体内不断复制,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崩溃;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是指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HIV的破坏后,各种疾病相继出现,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称为综合征。HIV携带者就是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自身免疫系统尚未被完全破坏,没有出现症状的那一类患者。

从上个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艾滋病开始,它让数千万人丧命,被称为恐怖的绝症,人人谈之色变,但是,现在随着30多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HIV感染或许已经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的慢性传染疾病,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

作者供图

从这张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到,未感染HIV病毒的人的平均年龄为79岁。在20岁诊断为HIV携带者,同时开始进行正规的抗艾滋病药物治疗,这一类患者的平均年龄可以达到71岁,与未感染者差异并不大。但是如果不接收正规的药物治疗,那么,平均年龄仅仅只有32岁。

1996年,何大一教授发明了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治疗艾滋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通过药物,将人体内的HIV拷贝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延长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活质量。

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艾滋病造成的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

作者供图

从图表中我们看到,在2002年以前,我国的HIV感染者死亡率高达45.7%,这是令人绝望的一个数字。但是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在2011年就已经将HIV感染的死亡率降低至了9.2%。

另外,早在2007年也有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出。2007年,柏林市46岁的布朗(Brown)在接受骨髓移植后,“奇迹般”地治好了艾滋病。布朗是一名HIV携带者,同时患上了白血病,在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他接受了放射治疗以杀死癌细胞和在骨髓中产生癌细胞的干细胞,随后接受了来自健康捐赠者的骨髓的移植手术,以产生新的血细胞。此后,医生发现布朗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数量下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他幸运的成为了目前唯一一名被治愈的HIV感染者。但是令人沮丧的是医生也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手段治好了布朗,而且随后的实验也无法复制此次成功。

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作者供图

NBA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在1991年被诊断出感染了HIV,当时他年仅32岁,此后,他开始积极治疗。至今,已经过去了26年,他仍然活的很健康。不过,这两个成功治疗的患者的免疫系统还有待研究。

魔术师约翰逊出席艾滋病公益活动,作者供图

影响HIV感染者生存期的因素有哪些?

1、感染时间的长短。感染时间越短,体内病毒数量越少,越早开始治疗,越能够有效控制病毒的复制,生存期越长。

2、服药依从性。因为目前的药物无法根除人体体内的HIV病毒,只能控制其复制增长,因此必须坚持每天按时足量的服用药物,如果不坚持治疗,病毒还会复制,HIV还会复发。

3、健康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心态。按时睡眠,加强锻炼,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都可以增加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对于战胜病魔、延长生存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虽然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但是相关研究结果层出不穷,目前HIV感染可以被视为一种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可控疾病,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它仍然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依然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感染HIV哦。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知识就是力量》微平台

作者/张远超,临床医生;审稿/张啸飞,清华长庚医院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