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羊肉火锅里的旋毛虫

羊肉性温热,被人们视为冬令滋补的佳品。羊肉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有烹、煮、烤、涮、煎、炸等,可做成烤羊肉、涮羊肉、扒羊肉等多种佳肴,其中尤以涮羊肉最为著名。

然而,若吃涮羊肉的习惯和方法不当, 特别是肉中含有活的旋毛虫囊时, 更易引起人体旋毛虫病,往往影响身体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旋毛虫病呢?旋毛虫是一种寄生在猪、羊、狗、鼠等动物体内的一种病原体,主要寄生在动物的胸肌内,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羊肉里有寄生虫是很正常的,羊肉中除可能含有旋毛虫外,还可能有肉孢子虫、弓形虫等诸如此类的寄生虫。此外,羊肉还有可能感染“布病”和肉毒梭菌。布病是布鲁氏杆菌病的简称,是一种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牛羊肉毒梭菌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人因吃进未煮熟的羊肉会感染旋毛虫、弓形虫等,但是羊肉里的寄生虫卵冻不死,但80度以上的高温热水可以把虫卵杀死。我们在吃涮羊肉时, 特别是筷子所夹部位的肉是生的, 其它部位的肉也是半熟的,这样就有可能会感染旋毛虫。如果感染了旋毛虫,旋毛虫约一周左右会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生大量新幼虫,大部分幼虫可随血液到达身体各部位,当幼虫移行至肺脏时可出现咳嗽、咳痰等,进入肌肉可致肌肉酸痛、发烧、恶心、呕吐等表现,严重者可累及心、肝、肾等重要器官。


此外,大家常吃的“过桥米线”也有可能感染旋毛虫。“过桥米线”是将生的猪肉片浸入热油汤中烫着吃,如果汤的温度不够、烫的时间不够长或者肉片太厚,都有可能感染旋毛虫,因此,外出就餐时应尽量避免感染旋毛虫。

为了防止染上旋毛虫病,吃肉时一定要把肉片煮熟煮透,用高温杀死肉片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卵。因此,吃羊肉火锅时,汤中的温度要高,涮肉的时间不能太短,尤其不要用筷子夹住羊肉在锅里一涮便吃,羊肉片至少应该在沸腾的锅里烫1分钟左右,看到肉的颜色由鲜红色变成灰白色才可以吃。同时,羊肉性温,吃羊肉时最好搭配一些凉性和平性的蔬菜来吃,如冬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菜心、土豆、香菇等,可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中国营养学会,主编葛可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吃涮羊肉引起的疾病-旋毛虫病》(张丽生,中国知网)


刘丽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健康管理师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员

   临床医学专业

   微博:@刘丽营养师

   QQ:610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