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港产片的朋友们都知道,香港无论警匪,出去做事前都会拜关帝爷,求关二爷保佑。因为关帝爷在他们心目中代表一个“义”字。
就是这样一位万众敬仰的武圣,建功立业之时可谓杀敌无数,双手沾满鲜血,可是他后来却成为慈悲为怀的佛教的护法——伽蓝菩萨。
关二爷究竟缘何与佛教结缘?《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是这样叙述的:“却说关公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至一处,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汜水关镇国寺中的普净长老云游至玉泉山,在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
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普净正在禅坐,忽闻外面有凄厉的声音大呼:“还我头来!”普净往外观望,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落至玉泉山顶。普净认得是关公,便朗声道:“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谁又还他们的头?”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常常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恩,便于山顶上建庙,四时祭拜。
以上只是小说中的描述,而关帝圣君到底是如何成为佛教伽蓝菩萨的,佛家典籍也多有记载。
据《佛祖统纪-智者传》载,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天台宗的创始者智顗(后世称之为智者大师)游历到荆州,见到荆州的玉泉山颇有灵气,便想要在那里修建寺庙弘扬佛法,但是玉泉山山势复杂,有很深的水潭和沼泽,一时无法动工。大师便在山上搭建茅庐暂时住了下来。
一日,智顗正在山上茅屋里诵经,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群妖魔鬼怪围绕茅屋张牙舞爪,智顗不为所动,朗声道:“你所做的,不过都是一些罪业罢了!倚仗着自己剩余的福报,贪着世间的声名,纠结于人间的恩怨,而不忏悔,于此生有何意义?”
大师言毕,妖魔鬼怪们便都不见了,原本天地晦暗、风云变色的景象也消失了,天空渐渐晴朗,明月现前。此时有一位男子从半空中缓缓飘落在茅屋前,此男相貌威仪,气质非凡,美髯飘飘,面目红赤,正是关羽关二爷的魂神!关羽向智者大师行礼致意,表明自己的身份,原来关公自从败走麦城,心有不甘,死后据玉泉山为王。
知道智者大师的来意后,关羽主动请缨,于七日内筑成庙宇,真可谓鬼斧神工之作。于是智者大师,就引领学众,入驻于内,日夜精勤弘扬佛法。
在智者大师于当地演说佛法之后,有一日,关羽又于大师面前现身,自称受佛法熏陶,愿意皈依三宝,智者大师便为他三皈五戒,于是关二爷至此成为一位真正的佛弟子。后来,智者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塑像供奉。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道德人物化身,便成为佛教的右护法伽蓝菩萨。
关圣帝君自皈依智者大师誓愿护法以来,常与左护法韦驮菩萨相伴,维护正法久住,伽蓝安宁。同时又警示修道人,谨遵佛法,弃恶从善,改过自新。为真正佛子驱除障碍,助以修行。其大慈大悲,恩威并济之功德,如其忠义之名一样,为世代人民所共仰。
《玉泉寺志》载:关帝在世则精忠贯日月,浩气塞天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殁后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时,智者大师至玉泉,关帝特运神力,创建寺宇,又求授戒,以为菩提之本,兼愿拥护佛法。《印光大师文钞》:故天下丛林,皆谓之为伽蓝菩萨,而与韦驮菩萨,并镇山门。
佛家的文献和高僧的印证暂且不说,单说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的品质,就足以被佛、道、儒三教所崇信,乃古今唯一。明清时代,关公极其受推崇,有“武王”、“武圣”之尊,于是他这个佛教护法菩萨又被历代商贾们视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奉为武财神。
学佛,就要学佛的言行,拜神,也要学神的品德。中国人信仰的财神,文财神范蠡生前喜做布施,往往散尽家财救济贫穷;而被奉为武财神的关公,则忠义两全,淡泊名利。遗憾的是,当今世人,只知一味敬拜文武财神以求招财进宝,却偏偏无视范蠡乐善好施和关公忠正、信义的美德,为求财富不择手段,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如此岂能得到真正护佑?实在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