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越成熟,认知越清晰,市场空位越多。如果严谨的说不是市场空位,而是认知空位——认知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有形的市场只剩下红海一片、一片红海。单维度的货架竞争没有出路,价格战要打、但不能只是打价格战。或者说:战略上的价格战要多打、战术上的价格战要少打。竞争走到今天,找到无形的心智认知才有机会成,否则一上来就会被绞杀——做事、做成事,说到底是成事。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是必然,合是偶然。商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从品类之初发现机会抢先进入、到品类分化占据特性的过程。所谓机会,其实是在品类逐步成熟、又不断分化的过程之中的。你给试水、下水,春江水暖鸭先知。
越成熟,品类分化越具备条件。从某种层面来说:品类的分化,是原有特性的品类化,是认知的“单元”化。市场细分看的是存量市场、有时候容量有限,而品类分化则是增量市场、很可能潜力大,因为有可能出现新品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方是潜在消费者对于品类、特性的认知温度。
品类是品牌的母体,品类分化是趋势,这趋势存在于认知与特性的相辅、相成。品类、特性、品牌,上可通天,生意的天花板就是品类的大小,特性的强弱。品类、特性、品牌,下可通地,产品的功能、利益,甚至销售话术都源于此。
如果说: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至于竞争而言就是围绕品类、特性做聚焦。或者说的更绝对一点,就是围绕特性做取舍、做配称、去运营。占据特性是以竞争、顺应心智为前提进行的战略选择,而不是以企业现有优势资源为前提进行战略选择,这里的顺应心智=顺应认知。
抢先占位:是率先在消费者心智中绑定该品类就等同于你的产品,而这个品类未必是你先创的,但是如果是你开创新品类,那么一定要抢先占位;聚焦:是配称在“特性”上而不是品类上,聚焦的效力使得你在这个领域变得足够强,直到数一数二;开创新品类:是“特性”+原品类能够成为一个新的品类,那么就可以说是开创了新品类,具体要看认知在哪里、到哪里。新一代:产品是指这个产品属于原产品的升级换代,如果此产品“特性”足够大,导致引领更多同质产品出现,则会演变为开创了新品类;
一言以蔽之:“特性”是整个竞争的基础,“聚焦”是对特性的强化,“开创新品类”是特性的分化,“新一代”是由特性所决定,“抢先占位”是占据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