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去穷的时候,人们的衬衫除了能从外衣里露出来的部分,其他地方都没有布料,真有这么回事吗?
如果你看过《北平无战事》,可能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祖峰扮演的崔中石脱掉长衫准备跳水时,露出了一件像加料版女式运动内衣,又像缩水无袖高龄毛衣的东西。
这到底是个什么鬼?
《北平无战事》的故事背景在四十年代末,崔中石是个上海人。
他身上穿的那件无袖衫,还真不是剧组开脑洞乱设计的,这东西学名叫“节约领”,又叫“经济领”、“假领头”。
它们衣领部分大多挺整齐,高级点的用的确良,前胸后背都有半截布,贫穷些的用纱咔白布,而且要像肚兜一样在身后系根绳子。
● 节约领
虽然不确定具体发明年代,但是节约领确实最早出现于上海,三十年代的老电影《马路天使》里就有了它的身影。
在六十年代以后的大中型城市,节约领已经相当常见了。
为什么要有这种鬼畜的设计?
一个首要原因是穷,更确切地说,是因为买布要布票。
我国经过战争摧残,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棉花产量从1936年的84.9万吨下降到44.4万吨,全国平均每人每年棉布消费量5米多,这还是包括了被褥和服装用布的总数。
● “补丁越多越进步”
当时的情况是,即使在全国经济最好的上海,一家四口除了单裤和单短衫,其他衣服每人平均还不能拥有一件,比如四个人总共有1.8件棉袍、两件棉袄、两条棉裤。
到了1952年,城乡居民用于衣着的平均年消费只有8.95元。
衣着以纯棉布为主,但平均每人消费纯棉布仅5.6米。
其他衣料消费更低,呢绒每157人一米,丝绸每18人一米,棉线袜每5人一双,毛线每174人一斤。
在这种情况下,1954年9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两份文件。
以后近30年中,每个人所能消费的棉布量都是国家决定的。
必须凭布票购买,由国营中国花纱布公司统购统销。
● 1969年浙江省布票
从1954年到1960年,最多的时候是每人每年供应棉布8.9米,最少时是6.9米。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长袖衬衫,一般一个用布1.5米,也就是在理想情况下,一个人一年的布够做五六个长袖衬衫。
可除了衬衫,你家的床单、被罩、窗帘、枕套都需要布,而做一个1.5米宽2米长的被罩,就要用3米布。
而一年四季要穿的衣服都要从做铺盖剩下的布里出。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讲面子的上海人,尤其是成分栏里填着“干部”的人该怎么办呢?
勤劳勇敢的城市居民们灵光一闪,发明了跨世纪的“节约领”。
虽说节约领有可能借鉴了欧洲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反复拆卸浆洗的假领子,但是它们的发明逻辑不大一样。
中国人爱穿节约领,并不是为了减轻洗衣工作量,主要还是因为贫穷而热爱生活。
因为布票不够,因为买零碎布头经常不要布票。
这种极具设计感的服装,六十年代风靡大半个上海,又迅速蔓延到北京等地,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八十年代,还拥有相当稳定的受众群。
据说当时上海的全泰服饰鞋业总公司,节约领只卖几毛钱,每天能卖出近千个。
其实到了现在,节约领也并没有销声匿迹,很多地方都还在坚持销售这种商品,13块钱左右一个,消费者主要是中老年。
爱怀旧的中老年群体喜欢节约领,它的变体就要常见得多。
打开某宝搜“假两件”,你会看到各种男士女士纯色格子加绒加厚繁多花色。
支配假两件受众的,主要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趣味、对“两件只要一件钱”的执念、以及“反正没人知道是真衬衫假衬衫”的购物心态。
而这三者,都与节约领的哲学一脉相承。
参考资料:
1. 沈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 吴为忠:《穿越时空的“节约领”》,《解放日报》,2014年11月。
3. 吴芳:《假领子,真时尚——经典国货假领子流行热的冷思考》,《艺术科技》,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