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中有三种常见的防御工事:
·多面堡或密闭工事
·连续防御阵地
·前哨工事,入口(gorge)敞开
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士兵相信,多面堡,尤其是五点建构的(quinconce),是所有防御工事的首选;他们也是唯一真正适合法国人的,因为可以用防御阵地进行反攻,这尤其符合法国人的性格。
善用各类型的防御工事总会取得巨大成功,并在诸多重大战役中决定胜负;例如波尔塔瓦会战(Pultawa)和丰特努瓦战斗(Fontenoy);弗雷德里希大王也对它们表现出了极大重视;并且它们也非常有用,在大王最后的战役中,杜塞尔多夫小溪边固守营(intrenched camp)正是应用此法。
堑壕或连续防御阵地在旧时战争中非常常见,适合绝对防守行动。这种防御工事想要在范围内延伸是很不方便的,造成的结果就是无法强化所有敌人可能进攻的点。
此外这种防御最大的缺点就是倘若阵地任何一部分被占领,守方就要被迫放弃所有阵地。
英军常用这个,在埃及决定最后命运的战斗中,英军就是应用它们来固守阵地的。
前哨工事中应考虑只留单一炮兵连,人员来自炮兵部队或某一军队。我认为,他们应被用在除了后卫多面堡外的地方,炮兵连和部分预备部队安置于其中。但这种防御工事不适用于长时间抵抗。
两条战线对五点建构的多面堡防御工事的进攻与防守
第一,防御
防御工事的抵抗,军队必须分成四部分:一部分在多面堡里,两部分在他们后方150托阿斯,第四部分作为预备部分。
多面堡要安放必须的大炮。轻型炮和重型炮应安放在最有利的位置。
安排完毕后,而且敌人已经有了进攻意图,多面堡彼此独立的诸多小堡垒可以迫使进攻者分散他们的队列,也能防止敌人的步兵、炮兵的火力增援。如果个别多面堡被拿下,而且其他的也陷入困境,这时大炮就要集中火力轰向敌人。现在就该第二战线上场了:他们必须冲向溃散的敌人,他们采取的攻势已经减弱正由于蒙受损失而失去信心,并且吃惊于他们从攻方变成被攻方。这番进攻会带来很好的效果,而且会迫使敌人撤退。如果第二战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预备部队就要掩护他们撤退。
第二,进攻
每8个营的两个师进攻一处地面工事:要以纵队接近并且在敌人射程外展开为横队。
进攻的第一战线,应从每个营分出一个连充当散兵;至于志愿兵应携带小斧、锄头、柴捆和轻梯协助每个营或分营的战斗工兵。
进攻主力点在左或在右均可,并且第二战线必须包围两个凸角多面堡与在里面防守的敌人。
当军队到达敌人大炮射程一半时,散兵应跑步前进,并跳入防御工事的堑壕中,以便破坏围栏,打通通往内部的道路。同时,进攻战线与轻型大炮以良好秩序行进,在行进途中便开始射击,由留在第二分营的重型炮掩护。
散兵必须拿下多面堡;如果他们不够强大,应有掷弹兵增援。进攻战线绝对不能散开,这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敌人的第二战线和预备部队。
多面堡被拿下后,进攻战线应持枪快速行进;在接近敌人25步范围内开火,之后立即上刺刀进攻。
骑兵必须紧跟进攻部队,一旦多面堡成功拿下并且敌人溃逃,他们便扩大这一优势。
第二师营部署在大炮射程距离,佯装进攻敌营的左侧,时刻准备进攻,或倘若友军进攻失败反被驱逐,应当掩护撤退。
▲一个或多个师进攻堑壕或连续防御阵地
一个师、四个团、八个营,进行主要进攻时,在他们要进攻的多面堡大炮射程外应组成战线。每个与行动细节有关的命令都要清楚、明确和简洁。在进攻开始前,参谋军官为纵队指明方向,应确定是否所有军官都清楚理解下达的命令,并避免对命令产生误解给行动带来灾难性后果。指挥官应慷慨陈词,让士兵以战士特有的精力投入到战斗中。
准备完成后,鸣炮3声为进攻信号,军队以下顺序和阵型向敌人进攻。
散兵连的指挥官应该是战场军官和参谋军官十分信任的,他们负责掩护正面。这些士兵每个人应有一把小斧,挂在他们步枪旁边;散兵一旦进入敌人射程就要用最快的速度跑进防御工事的壕沟,砍断栅栏,扯开柴捆和柴筐以敞开道路。
工程军官和工兵跟随这个部分行动,与散兵目的相同。军官视察完敌人的防御工事的情况后,立即派士官或本人亲自向上级汇报,如果情况需要,及时修改进攻方案。
四个步兵团的战斗工兵应分为相等的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两个掷弹兵连开路,组成连纵队在第一团第一营前,在散兵后150托阿斯,距进攻纵队正面150托阿斯。
第二部分在右侧旅第二团第一营两个掷弹兵连前,以右侧旅第二团第一营为基准组成连纵队。
第三部分在左侧旅第三团第一营两个掷弹兵连前,以左侧旅第三团第一营为基准组成连纵队。【奈伊自己没写第四部分】
奇数营应组成纵队,右侧在前。他们应尾随掷弹兵行动,规定间距为150托阿斯,直到掷弹兵接近敌人的防御工事50托阿斯内,以两倍的速度靠拢并支援进攻。
营中组成纵队的士兵以及掷弹兵,如果需要,在左臂下夹一个柴捆(fascine),以便用来填补沟壑或通过敌人为抵御进攻而设置的障碍。
偶数营呈战线行进,与前面四路纵队保持300托阿斯的距离,这个空隙由轻骑兵方阵填补。
轻炮兵应部署在进攻纵队的侧面,即第一团和第四团旁边,与掷弹兵连在同一水平上,它们跟随纵队行进到敌人防御工事150托阿斯范围内。
余下的骑兵和炮兵做预备队,在第二战线偶数营后方300托阿斯当做第三战线行进,以便在情况需要时投入战斗。
工程军官或参谋应跟随每路进攻纵队。
在防御工事被拿下后,散兵应追赶溃逃的敌人,并清除工事内部障碍。
参与进攻部队的工兵应填上壕沟,并为骑兵进攻或由工程军官、参谋军官圈定的纵队进攻关键点扫清障碍。掷弹兵应留在工事内。
当进攻纵队通过防御工事时,他们应构成第一战线,在掷弹兵前150托阿斯。
偶数营右侧在前以连为单位行进,穿过第一战线间隔后展开横队,并向敌人的后备部队发起刺刀进攻,如果他们有的话。我方应由散兵领队。
八个连的掷弹兵应做预备队,在他们后方150托阿斯距离处行进。
轻炮兵和骑兵应在偶数营侧面行进成为第一战线,不断向敌人侧翼展开;并且轻骑兵在机会得当时,要作散兵进攻。
如果,主要进攻在一侧,地势充分占优,战线中的大炮应集结以压制敌人火力,并保护纵队进攻。
如果敌人的防御工事展开超过了一个师的进攻前线,第二师要用同样方式部署火力,并且第三师作为预备在前面两个师展开的横队中后行进,以便支援或掩护进攻。
如果行动失败,撤退应与进攻用同样的方式,直到军队回到初始位置;而且如果敌人兵力众多,我方被迫后撤,这种情况下,应呈方形编队撤退。在此窘境下,骑兵和炮兵应在侧翼以备不时之需。
进攻掩护咽峡部的前哨工事
对有一排凸角堡(redan)保护或在咽峡部有前哨工事掩护的军队的进攻,应在天亮时进行。
进攻的部队以分营为单位组成密集纵队,由侦察兵在前引路。
进攻纵队应穿插于凸角堡之间进攻,以将敌人组成的战线击溃,让他们无法包围进攻他们的众多纵队。第二师应以战斗横队,跟随第一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