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可你知道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美洲的种植作物玉米带到欧洲让欧洲彻底稳定了下来,间接推进了欧洲的城市化,还为欧洲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玉米在明朝传入中国,玉米的种植似乎并没有彻底减少中国的农民起义,这又是为什么呢?
接下来你将看到:
●气候和动乱难舍难分
●伟大的哥伦布和健壮的玉米
●玉米进入中国,作用没那么大
●玉米在中国为什么没发挥作用?
气候和动乱难舍难分
在我们的印象中,农民起义大都是由于暴政导致的民不聊生。
不过一种新的视角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21%的动乱都是气候异常捣的乱。
比如撒哈拉以南地区,就对降水十分依赖,一干旱就内战,一不下雨就暴乱。
中国也是如此,很多导致王朝兴替起义的直接导火索都是水旱灾害。
对于中原地区的农民伯伯来说,是否有足够的粮食吃决定着他们起不起义,而决定粮食是否充足的关键因素,就是天气。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是安定还是混乱跟农业丰收还是歉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农业状况受气候影响很大。
所以从整体上看,在气候适宜的时候,农业生产比较好,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也会增长,大治的局面就会出现;反之,气候恶劣,农业被破坏,社会冲突出现,混乱也会到来。
●北宋、南宋和明朝的崩溃都与低温或急剧下降的温度存在关联性
气候波动和社会动乱的步调十分一致,它们的关系就像情侣一样,你闹别扭了我就掀桌子,这就是气候—治乱循环。
这种现象在非洲的古埃及、欧洲的罗马和东方的中国都出现过。
伟大的哥伦布和健壮的玉米
情况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有了一些变化。
●中间穿红色衣服的是主角哥伦布
哥伦布发现美洲绝不只是发现了一块崭新的陆地那么简单,这一举动可是让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甚至是微生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洲的土豆、番薯和玉米成功解决了全人类吃不饱的问题。
从前人们以为,欧洲在十八世纪发生的“人口爆炸”是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医药水平发展的结果,其实他们还应该感谢移民过来的玉米。
以玉米为代表的美洲农作物让欧洲的穷人们存活下来,不仅稳定了社会秩序,还让欧洲人口增长率蹭蹭飙红,甚至加快了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一位叫Warman的研究者就认为,像玉米这种抗灾应的农作物在进入欧洲后,缓解了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不仅稳定了欧洲的社会秩序,甚至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玉米在被引入中国后,由于适应性极强,使中国的耕种面积增加了近一倍。
这就减少了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也降低了社会动乱发生的可能性。
据统计,16世纪美洲农作物进入中国之前,在干旱年里,平均每12个州府就有1个地方发生农民起义。
而在16世纪玉米和红薯引进中国后,在干旱年,每40个州府才有1个发生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比率大大降低了,玉米是重要的功臣。
甚至有人认为,连“康乾盛世”都是这些美洲农作物成就的。
玉米进入中国,作用没那么大
不过玉米在进入中国后,并没有从根本上让农民起义减少。
在明朝末年,玉米被引进种植之后,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升,所以水患灾害发生之后,大家不至于没东西吃,农民起义发生率的确降低了。
同时,玉米的种植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之后,人口明显增加。
清代初期的人口甚至膨胀到了4个亿,要知道中国的人口在之前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都不能突破6千万。
●各朝代人口数量
但当玉米的种植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事情就又发生了变化。
清华大学社科院的陈永伟、中国社科院的黄英伟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周奕三位学者对玉米进入中国后对明清农民起义发生率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并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由于研究过于复杂,这里直接上结论:玉米的种植时间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存在一种U形关系。
即在玉米种植初期,确实可以降低气候灾害从而减少农民起义的发生,但这种效果会逐渐减弱。
而当玉米种植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又会促使农民起义发生。
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们认为,玉米适宜在山地生存,在人口膨胀的过程中,聚集在山地的流民比例大幅上升,没吃的了,大家就去开辟一个山头种玉米,这构成了重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因此,在人口压力加剧后,只要遭受了天气灾害,积蓄的各类矛盾将会以比原来更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农民起义发生率就这么上升了。
玉米在中国为什么没发挥作用?
可玉米在欧洲的推广种植可是推进了欧洲的城市化呢,同样的玉米,为什么在中国和欧洲产生的影响差距那么大呢?
根据学者的猜想,可能是中国和欧洲处理流民的方式决定的。
在欧洲,玉米推广后所产生的大量闲散人员纷纷选择进入城市找工作,成为欧洲最早的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的手工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欧洲的城市化与近代化进程。
但在中国,滋生的大量闲散人员并没有进城务工的觉悟,纷纷选择开辟新农村,开垦更多的山头儿种玉米,就是这样的差异,让玉米在中国和欧洲起了相反的作用。
当然,这一结论和解释当然也遭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农民起义跟玉米一点关系都没有。
玉米更喜欢生活在条件艰苦的高原山区,在那里才称得上高产。
在平原地区,玉米的单产优势并没有那么大,民国时期玉米平均亩产不过180斤,仅比大麦、高粱略高一点。
而且红薯和土豆也同样功不可没,比如在江西省,红薯的种植量要比玉米大得多。
而且,玉米的本事也没那么夸张,清代的人口大爆炸,更要归功于农民们对主粮的精耕细作和悉心照顾。
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玉米,流民就不去开垦新山头了吗?
恐怕也不是,在玉米被推广之前,无家可归只能去开辟新山头的农民,也会去种植一种名为靛菁的染料植物,虽然不像玉米可以直接吃,但同样可以卖钱来支撑生活。
这样看来,玉米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
1.陈永伟、黄英伟、周羿:《“哥伦布大交换”终结了“气候—治乱循环”吗?:对玉米在中国引种和农民起义发生率的一项历史考察》,《经济学》,2014年第3期。
2.李昕升、王思明:《再谈玉米在中国引种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兼与陈永伟等先生》,《暨南史学》,2016年,第1期。
3.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第一期量化历史讲习班综述》,《量化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
4.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