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被吕后斩杀于长乐宫中,时年35岁。韩信为何被杀?西汉朝廷给的官方理由是谋反,这当然是莫须有的欲加之辞。一般认为,功高盖主才是他真正的死因。
对于他的悲剧,历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感慨叹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首《韩信庙》,道出了这一共同心声: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其实,韩信本有机会脱离刘邦自立为王,进而三分天下,但他却选择了放弃。直到临死之前,他才悔恨不已: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为什么没有自立呢?通常的看法是,他念念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因而自始至终都没有生出不臣之心。
真的是这样吗?
▲楚汉之争
一、三分天下
汉高祖四年,正是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这一年,韩信平定了项羽分封的齐国,并大破楚将龙且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杀死项羽的心腹爱将龙且。
这次惨败,顿时让项羽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于是,他派出使者武涉去游说韩信,希望对方能够叛汉而与楚结盟,进而三分天下。
然而,韩信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当初我追随项王时,只当了一个郎中而已,没人当我是根葱,于是我才投奔汉王。汉王不仅让我当了上将军,给了我数万人马,而且对我解衣推食,言听计从,这才有了我的今天。人家对我亲信有加,我如果背叛了那是要遭雷劈的。麻烦替我谢谢项王美意了!
武涉只好灰溜溜地走掉了。不过,事情没完。不久,齐人蒯通又前来鼓动韩信自立。他对韩信说:
当常山王张耳与成安君陈馀都是平头百姓时,两人是生死相交的兄弟。后来,他们一起参加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抗秦事业的进行,两人却不仅割袍断交,还成了生死仇敌。最终,张耳投降了刘邦,而陈馀则被刘邦杀死在泜水之南。
▲刘邦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欲望太多而祸患横生,再加上人心难测。你与汉王的关系远不如张耳与陈馀那般,却想当然地认为汉王必然不会危害自己,这纯粹自误。文种、范蠡曾经辅佐勾践成就霸业,但功业完成时便是他们自身被杀之时,所谓“野兽已尽而猎狗亨”。
以情谊而言,你与汉王,远不如张耳之与陈馀;以忠诚而言,也不如文种、范蠡之与勾践。而他们的结局你是知道的,所以,希望足下你好好想想。以你今日的地位,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天下虽大,可你功高震主,哪里能有你的安身之所呢?
蒯通的这番话,清晰明了地揭示了韩信此时的尴尬境地,当真是入理三分。后来的事情也印证了他的前瞻性。韩信听完后也有所动摇,然而,他心里还是时时念着汉王的好,不忍心背叛刘邦,最终还是拒绝了蒯通的劝说。
以上材料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根据司马迁的描述,垓下之围前,手握三十万重兵的韩信已经有着充分的资格与刘邦、项羽并列而三分天下,但是,他却始终没有生出不臣之心,甘愿做刘邦的马前卒,只因为对方对他有知遇之恩。
可以说,韩信对刘邦是忠心耿耿,从无二心。与之相反,刘邦则是老奸巨猾,从来没有真心。真应了那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不过,仔细阅读相应的史料,就会发现这种看法有不少值得探讨之处。
▲项羽
二、忠心耿耿?
纵观韩信一生的事迹,你会发现所谓的忠心耿耿,其实非常可疑。
1、韩信有两次逃兵记录。
韩信最开始从军时,追随的是项梁,没有丝毫名气。项梁死后,又归项羽。韩信多次献言献计,可惜项羽通通不予理睬,并只给了他一个郎中的小官。韩信于是离开项羽,前往千里之外的蜀地去投奔刘邦。这是他第一次当逃兵。
韩信跟随刘邦之初,仍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再次逃亡。幸好被萧何追了回来,并再三推荐给了刘邦,如此才得到重用。
韩信为何二次当逃兵?他的逻辑很明确:你不重用我,那我就走。这种行事风格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一模一样。当时的人,都是游走在各国之间,在哪国受重用,就到哪国去。孔子、孟子、商鞅、苏秦、张仪、廉颇、吴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显然,韩信大抵谈不上所谓的忠君不二。
▲韩信
2、韩信逼封事件。
汉高祖四年,韩信平定齐地后,派人向刘邦请封假王,即临时代理齐王,理由是:“齐伪诈多变 , 反覆之国也 , 南边 楚 , 不为假王以镇之 , 其势不定。”
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方寸大乱,正日夜盼望韩信的救兵。韩信的这一举动,无疑有趁火打劫的嫌疑。从第三方视角来看,这可以称得上是逼封无疑了。
对于韩信的行为,刘邦的恼怒可想而知。不过,刘邦最终理智战胜情感,不仅满足了韩信的请求,而且还去掉了那个“假”字,直接封了韩信一个真的齐王。韩信把自己“ 如愿 ” 分封,且弄 “ 假 ” 成真视为是刘邦对 他的言听计从而大为感动。
前面提到过,武涉与蒯通曾经先后两次劝说韩信自立,而这两次游说正是韩信得封齐王之际。如果加上这一背景,我们就很难说韩信不愿背叛刘邦一事,到底是出自忠心还是利益了。
汉高祖五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约定共同进攻项羽。刘邦先动,而韩信、彭越却迟迟没有发兵,以至于刘邦再次被项羽所败,形势再次十分危急。
此时,张良献计,认为要二人出兵,必须先定好分封事宜。刘邦听从了张良的意见,韩信与彭越这才派兵出征,进而才有了垓下之围。
从上述的事情来看,韩信的所作所为相当功利。他与刘邦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利益交换基础之上的,几乎谈不上所谓的忠君爱国。
▲张良
3、为何不反?
韩信的所作所为,既然是利益导向的,无所谓忠心耿耿,那么, 当他手握三十万大军,占据齐地为齐王时,其实力似乎已经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了,为何最终没有选择三分天下呢?
是政治上太幼稚没看清时局?
作为一个善于出奇制胜的军事天才,没有对人性某些层面的深刻洞察,韩信是不可能做到百战百胜的。就算一时糊涂,但经过武涉、蒯通对当前形势的深度解读,以他的智商,真的会不明白自己的危险处境吗?
那么,韩信最终为何没有反呢?原因或许很简单:他没这个能力。
韩信看似名震天下又兼手握重兵,仿佛只要挥一挥手就天下我有,但事实情况是,他有一个致命软肋:他手下的许多将领都是刘邦所信任的部下,韩信其实并没有形成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这点从韩信军队将领的构成上便可看出来。汉高祖二年,韩信率领大军东征,一连灭魏、赵、燕、齐四国,天下震动。协助韩信完成这些军事行动的两员大将分别是灌婴和曹参,其中,灌婴统领骑兵,曹参则统领步卒。
▲垓下之战
其后,楚汉迎来最后一战,也就是垓下之战。这一战,韩信率领着三十万大军自齐南下参战。军中的两名主力大将,左军统帅是孔聚,右军统帅则是陈贺。
曹参、灌婴、孔聚、陈贺这些人,都是从芒砀山起义之初便跟随刘邦南征北战,他们在刘邦集团中的资历都比韩信老,对于刘邦的忠诚高过对于韩信的服从。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手下的军队,韩信拥有的只是指挥权,而无绝对控制权。
正因如此,刘邦才能不止一次地轻易夺掉韩信的兵权:第一次是在汉高祖二年,刘邦被项羽大败之际。第二次是在垓下之战刚结束,韩信名望最高之时。
也正因为看清了这一点,韩信才最终没有听从项羽、蒯通等的游说,反叛刘邦以三分天下。这是韩信反复权衡下的理性选择,他以为自此会安然无事,但事实证明,把命运交到他人手上是一种致命的失误。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江河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