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小伤会让你痛到尖叫?

小腿抽筋

我们都曾有过抽筋的经历,突然小腿肚子就揪在一起,很难动弹,还伴有疼痛感,尤其是孕妇在夜间常有被抽筋疼醒的经历。

抽筋通常发生小腿部位,引起抽筋的原因包括脱水、疲劳、神经损伤或电解质失衡,比如镁、钾和钙等,肌肉不断收缩会让人感觉剧痛。有些人夜间睡觉的时候小腿抽筋,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属特发性。但是,患有某些疾病时,发生腿抽筋的概率会增加,称为继发性腿抽筋,如多种肌肉病、外周神经病、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当然多数患者与缺钙有关。比如,绝经后的女性、节食减肥的人等,由于钙的吸收或摄入不足而导致腿抽筋。另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以诱发继发性腿抽筋。这些药物包括激素类、止痛的吗啡、治疗胃病的西米替丁、降血压的利尿剂、精神科用药锂盐等。

抽筋一般会慢慢自愈。不过持续的疼痛和反复抽筋时间过长还是很难受的,怎么缓解呢?让我们来跟孙主任学两招。一是改卧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握紧前脚掌。二是直接按压抽筋的肌肉部位以缓解肌肉收缩,让痉挛更快地消退。腿抽筋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把腿再弯起来,或者是圈起来,否则会让抽筋的地方更疼。

预防腿部抽筋,要注意防寒保暖,注意睡眠姿势,走路及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适当补钙,多吃些奶制品、瘦肉等,能促进钙盐溶解,帮助吸收。

咬到舌头

说话或吃饭不留意咬到自己舌头的时候,那种瞬间的痛无法言语,只得眼泪直流。孙岩军介绍,人体中最强壮的三块肌肉就位于口腔之中,这些肌肉在牙齿闭合时会对门牙产生50磅的力,对后磨牙产生高达200磅的力。如果咬得严重,就会出现武侠小说中那种“一咬舌立即毙命”的惨状。

咬到舌头出血也无需慌张,如果嘴里有食物或污物,可以用凉开水清洗舌头。纱布的止血效果最好,如果没有,用冰块或冰棒压住舌头受伤的部位,若30分钟后仍然出血应立即去医院。在受伤后的一两天内,尽量吃软一些的食物,避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一般舌头咬伤的伤口在7~10天内就能愈合。

需要强调的是,常咬舌头可能是疾病的先兆,有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老人吃着饭突然咬到舌头,可能因为大脑局部梗塞,压迫脑神经,使舌头不能灵活运动,常在咀嚼中被牙齿咬伤。此外,常常咬舌头还可能是舌癌先兆。所以,有症状还是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排查其他器质性病变。

撞到肘关节

碰到肘关节最突出的那块骨头,一瞬间产生一种刺痛、过电流般的感觉,并从前臂滑向手部和小拇指。碰一下的痛感为何如此强烈?

肘关节,俗称麻筋儿。孙主任介绍,肘部的尺骨端这一部位被撞击时产生的酥麻的刺痛感,并非来自那儿的骨头,而是来自尺骨神经,这是一组沿着手臂伸展并从肘关节后部穿过的感觉纤维。当胳膊弯曲时,这些神经就会凸显,只靠皮肤和脂肪并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建议一旦磕碰可通过不停甩胳膊,抖一抖缓解痛感。

肘关节疼痛还有一些是因疾病引起的,比如骨质增生、风湿类疾病,还有劳损、扭伤,甚至是受风、受凉、受湿等,都可能导致肘关节疼痛。还有一种名叫肘管综合征的病,这种病的感觉就像有人在不断地用小锤子敲打你的肘部,一次又一次,严重的还会影响患者手部的正常使用。所以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去大医院检查确诊,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脚趾头踢到东西

走路玩手机,突然踢到什么东西,脚趾传来剧痛,那一刻忍不住有爆粗口的冲动。原来这是因为脚趾上布满了感觉神经,这些特化的神经末梢被称为“伤害感受器”,它们擅长感受实际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当脚趾踢到东西,你就在同一时间刺激了大量这样的神经纤维。它们的信号在脊髓整合并传输到大脑。这样一堆信号传给大脑,大脑读取了,于是就疼得要命了。而且当脚趾碰到物体时,它无法弯曲,吸收了来自整条腿的力,这种力被引导到一块面积非常小而又敏感的区域,压强非常大,痛感也会加强。

倒也不是说在疼痛面前我们就毫无作为了。孙主任表示,一般立刻按摩疼痛区,快速形成一种与射向大脑的疼痛信号相竞争的感觉。另外,虽然人们通常没办法完全避免脚趾踢到啥,不过科学证明,当你在踢痛脚趾时不由自主地要爆粗口,那就爆一两句吧。因为它其实可以帮助减轻疼痛。虽然咒骂非常不文明,不过确实是可以让自己分神,从而阻止痛感信号过多传递至大脑。

手指被纸张割伤

被纸划伤通常伤口很小,很难被察觉到并且不怎么会流血,但那种疼痛却让人不寒而栗。

孙主任表示,手指被纸张割伤的伤口通常很小且很浅,会很快愈合。由于闭合的伤口几乎不会流血,所以说,即使伤口小到你几乎察觉不到,但是伤口造成的疼痛感却特别强烈。

被纸划伤后,建议立即用冰冷的水冲洗伤口,这样做能减轻刺痛感和炎症。如果伤口较深,用冰块冰敷3分钟,让疼痛处产生麻木感;然后涂抹抗菌药膏,并用创可贴覆盖伤口。在伤口未愈合期间,注意伤口不能沾水,要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伤口的无菌状态,这样伤口才能愈合得比较快。

原文来自 家庭医药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