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仰,英国已经使天主教与新教平权了;论语言,已经基本说英语了都。这爱尔兰人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莫非是大饥荒的时候结仇了放不下么?
就算有人要反,声势也不甚大,复活节起义是小规模的。当时英国正在一战,战完以后有好多可战之兵。倾个三五万到爱尔兰岛去,竖多些绞刑架,杀他个三五万人,再驱逐个三五十万人,何愁不能保数十年太平?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快认输。
要说英国人怕流血,亦不然。阿姆利则屠杀是在1919年,干翻了2000多印人。印度人杀得,爱尔兰人就杀不得?何况印度是殖民地,不同文不同种。爱尔兰人和不列颠人长得也没区别,差不多都同文了。不努力一把彻底一元化,反而同意独立,令人不解。
ttian在线:在殖民地屠杀和在本土屠杀是一回事么?至少在当时,印度人不算人,爱尔兰人可不是。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大英帝国也就死撑着了,不要怀疑大英帝国的外交手腕和眼光,既然放了,那肯定是有不得不放的理由。
深潜者:努力到北爱没独立就已经是极限了。
张二小:必须得反啊,世代血仇,土地都是英国地主的。
英国对爱尔兰全面掠夺的殖民政策导致的贫困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深层原因。大英帝国的繁荣是靠对殖民地的扩张和掠夺发展起来的。爱尔兰作为其第一块海外殖民地,由于地缘政治关系,首先成为其掠夺目标。从17世纪中期以来,爱尔兰的土地几乎完全为英国地主所霸占,而且多数大地主居住于英格兰,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因此爱尔兰大多数农业收入因此输出国外。由于爱尔兰土地兼并严重,爱尔兰农民大多数成了英国土地贵族的佃农。而他们所获得的土地面积由于非常小,因此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养活家人。再加上自从合并以后,爱尔兰繁荣的工商业受到了可以自由输入的在更优越的经济条件下制造出来的英国工业品的打击。因此爱尔兰人民几乎完全依靠土地生活,在工业方面毫无出路,残酷的殖民掠夺造成了农民极端贫困,也使得爱尔兰半数以上的人靠马铃薯维持生活。这种对单一农作物的过度依赖以及都是不为社会所关注的穷人成为爱尔兰的大饥荒全面爆发埋下的社会隐患。
极其不满:大饥荒的时候,英国还是没拿爱尔兰当本土看。
闻葛格:爱尔兰和英国当时的矛盾,既有民族矛盾,又有阶级矛盾。
朔月房心龙静颜:爱尔兰独立以后,英国地主岂不也没有土地了?
张二小:不是啊,英国的土地大部分也是地主的。
乾为天:澳新加南没有人镇压不也西敏寺法案了,大势所趋。
穿越农夫:你这是老黄历了,1900年前后英国花了一亿多英镑收购地主土地发给爱尔兰农民。这也是一战时期爱尔兰比较温顺的原因之一。
不一样吧,加拿大经济完全融入美元圈,澳新安全指望不上英国。和爱尔兰的情况还是有区别的。
张二小:那也是爱尔兰不断斗争取得的成果,且死了上百万人的仇恨是不会这么容易淡忘的。
在19世纪的后半期,英国300多个地主霸占了爱尔兰600万英亩土地,使500万爱尔兰人处于无土地的困境。因此,爱尔兰人民反英斗争的中心问题,是土地和自治问题。
芬尼党运动失败后,爱尔兰人民仍然坚持斗争。1879年,前芬尼党成员迈克尔·戴维德成立了“土地同盟”,有25万人参加,要求废除英国在爱尔兰的土地占有权,使佃农成为小土地所有者。在同盟的号召和领导下,各地农民进行“杯葛”运动,就是联合起来断绝和英国人的一切关系。农民还焚烧庄园、杀死地主,与英国人进行不懈的斗争。
与农民运动发展的同时,爱尔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也展开温和的自治运动,其领袖为187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的巴涅尔。土地斗争和自治运动客观上联系在一起,给英国统治者极大的威胁,1881年英国政府逮捕了戴维德和“土地同盟”成员1000多人。结果激起爱尔兰人的更大规模的反抗,迫使英国政府释放被捕者,延期征收欠租,停止驱逐农民。
de9000:想起球场惨案了,为了报复十九个特工被杀,直接冲进正在比赛的球场随机挑选十九名观众枪毙——这是对本土的态度?
zzevil:爱尔兰人长期都不被看成白人,就像现在也不把拉丁裔看成白人一样,论歧视链也就比犹太人好点,不如意大利裔,或者还不如犹太人,毕竟和黑奴差不多的地位也算是独一份了,千年的阶级仇民族恨哪是那么容易消解的?
穿越农夫:普鲁士人死了那么多,语言都被消灭了。法兰西周边那么多小民族基本都被同化了。爱尔兰这点仇恨…………真不算什么。
李从嘉2017:切不断大西洋那边的援助,美帝19世纪末已经有不少城市被爱尔兰大佬掌控了,比如波士顿就是被老肯尼迪的岳父掌管的,纽约的坦慕尼协会就是爱尔兰人威廉.穆尼创办的,旧金山也一样,这些大佬改善了爱尔兰人的处境,也组织爱尔兰人捐助老家反抗事业。爱尔兰人的各种协会都对老家捐款捐军火,大西洋帝国里就有体现。
张二小:你都说了,都被同化了,还有啥仇报?
爱尔兰能一样吗?英国人一直把他们当奴隶,而且海外爱尔兰有庞大的群体,美国又在背后支持,英国是解决不了的。
jkkkjkski1:因为爱尔兰人属于白皮,在殖民地里属于布尔人类型的上等人啊。这些上等人的“被压迫者”换一个角度其在种族欺凌中所扮演角色就会迅速转变了。
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布尔人在南非的种族隔离,加利福尼亚等地爱尔兰人的排华法案。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没到同情心富裕到同情爱尔兰人的地步,要是同情心和人道主义感先富起来了,可以先拿点给同种族海外华人,这些虽然里面有些是墙头草,有时是新附军,可是至少同情声援其获得回报的可能性更高。
de9000:“克罗克公园体育场大屠杀",查了一下,数字记错了,是14人。
jkkkjkski1: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英国人镇压德瓦士兰布尔人付出惨重代价但是“成功”了。
因为德瓦士兰曾经有个大敌叫祖鲁人——还记不记得祖鲁战争中配合红衣英军的德瓦士兰人身着黑衣的志愿兵。
英国人打败祖鲁人后德瓦士兰人失去了最大敌人,于是就和13洲一样感恩戴德的——造反了。
布尔战争发生前布尔人接受英国人统治成为其保护国,在德瓦士兰的周边一票黑人部落中当上等人。布尔战争后布尔人继续受到英国人统治成为其自治领,在德瓦士兰的周边一票黑人部落中当上等人。
那么爱尔兰人是否具备布尔人的这种先决条件呢?
本来不具备的。因为160W北爱人种只有70W天主教徒或曰“爱尔兰人”,种族金字塔怎么排列调整他们也无法像德瓦士兰人一样变成上等人。但是如果北爱自治领的百万印度大迁移计划就难说了。
如果在上世纪80年代,大英迁移350万印度人到北爱尔兰。那么这70W爱尔兰极有可能跃居其上成为二等人,心态好点也可以吧自己归入白皮一等人列。
punishment:奥妙就在于大战之后。一战英国没钱了,镇压需要量入为出,而且爱尔兰人又不是二德子这种灭顶之灾级别的强敌,英国没有打到底的决心。你说的退伍老兵来镇压确实有(搜black & tan),也正是因为这个决策造成了英国在爱尔兰的失败:这伙人只会杀人,不会搞情报,加剧了爱尔兰共和军和英国之间情报能力之间的差距,结果就是爱尔兰共和军成天定点清除英国官员,黑棕兵就只会滥杀平民泄愤,给爱尔兰普通平民造成了一个“等死死国可乎”的形势。但凡是成功的革命,一定是因为统治阶级彻底激怒了社会主要阶层,镇压正好把沉默的大多数推向革命组织一方。
屠杀平民这个事,实际上是一个屠杀方决心与被屠杀方反抗能力的比拼。被屠杀的一方反抗的意愿肯定100%,但是如果完全无力反抗,那么还是会失败的,例如死亡营中的犹太人。反之,如果被屠杀一方能不断取得胜利,则即便距离最终胜利仍然遥遥无期,大多数人仍然会选择熬下去,寄希望于把屠杀者熬赢,典型的例子如华北敌后抗战。英爱战争属于最坏的一种:被屠杀的一方不但不断在取得胜利,而且清楚知道屠杀一方并没有打到底的决心,那么屠杀就属于火上浇油,只会给反抗者带来更多的资助和兵员,促成镇压早日失败。
长乐夜未央:民族仇(想想大波波和俄国人之间),阶级恨(无地农民对地主),加上历史记忆(大饥荒才几年啊)。这才叫血海深仇,加上外国利用(法国18世纪一直到拿破仑战争一直在搞,然后是美国,声势浩大的爱尔兰移民正好配合美国一战后反大英帝国霸权需要)。据说美国大力支持爱尔兰反英。这确实打不赢。真要闹到集中营大屠杀的地步,世界霸主的软实力荡然无存不说,列强干预是必然的。别忘记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英国论资本雄厚远不如美国的。
真要镇压到底,首先巨大财政负担是肯定的,想想当时一战结束后英国多窘迫?然后必然是世界舆论哗然,想想布尔战争搞集中营镇压白人的结果(至于更政治不正确的用黄种人镇压白人,更是火上浇油)。
历史布尔战争的时候,欧洲各国虽然矛盾重重,但是没一个支持英国,真要在爱尔兰搞大屠杀,信不信德(各种幸灾乐祸是一定的)法(幸灾乐祸,要法国支持,支持法国榨取德国吧)苏联(反苏盟主家里出事,估计要乐坏了)手给英国拆台?再加上一个正拼命想收拾英国霸权的世界第一工业国美国,大英帝国就别搞啥经济恢复了。
总有人说二战后英国不镇压印度独立是愚蠢,法国倒是镇压了,阿尔及尼亚打了那么多年保住了?独立战争(列强干涉,英国扑街)和布尔战争(列强矛盾重重没认真干涉,就是一般的压力和巨大成本都迫使英国实际是通过妥协来获得胜利)的事实充分证明,不是大英帝国不想镇压,而是根本没能力镇压。
归根到底,英国人基本盘太小,而且由于经济利益严重排斥扩大基本盘搞同化。大英帝国占据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几个亿,然而连家门口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人都没能同化成功建立归属感,自己实际基本盘就那么点人,又不想搞大陆军,那靠什么保住大片地盘?守地盘和镇压说到底必须要靠大陆军和足够的移民人口,而英国恰恰没有这个。
要镇压无非是威德两方面,论威力英国人无力在列强干涉下持之以恒的投入镇压。论德英国人不肯真的把爱尔兰人当自己人,威德都拿不出来,英国人不完谁完。别说爱尔兰人了,英国人连同族的北美英国人都拢不住,加拿大自治还得靠美国人的反面案例出来(但是在英国本土真的给加拿大人进入决策层有吗?),而爱尔兰给自治,唯一结果就是独立啊,毕竟加拿大英国人好歹对英国是当母国,而爱尔兰人是血海深仇。
本文作者:朔月房心龙静颜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