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宗时期的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同朝显贵,两人官至宰相,一人当了镇守一方的节度使。让人更加惊叹的是,他们的父亲陈省华也曾官至宰相。父子四人位极人臣,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说是绝后也谓空前。就连司马光在《陈氏四令公祠堂记》中曾写道:天下皆以陈公教子为法,以陈氏世家为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曾将此撰成剧本《状元堂陈母教子》,赞扬“三陈”的母亲陈冯氏教子有方。
不过,很多学者对于“三陈”出生地却有争议,这是为什么呢?
如《宋史陈尧佐传》认为:“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父省华,字善则,事孟租为西水尉。蜀平,授陇城主簿,累迁栎阳令。”
这种说法,在明嘉靖《保宁府志人物列传乡贤》里面也有相关记载:“陈省华,字善则,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令新井,因家焉,遂为阆中人。”
实际上,阆中市保宁镇东南隔嘉陵江南岩上早就有了“三相堂”的岩刻,之后,阆州太守吴昭夫于到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又重建,并改名“将相堂”。
吴太守并敦请利州东路安抚使阎苍舒还曾作《将相堂记》记载此事:“若兼资文武,出入将相,如富、韩、范、欧形于庆历之诗者,可谓艰哉!求之吾蜀,独阆中陈氏云。”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三陈”属于南部人。
如《方舆胜览》就曾记载:“陈尧叟文忠公,陈尧佐文惠公、陈尧咨康肃公,皆新井人,”、“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皆新并人。”其中“新井”在《太平寰宇记》里解释为:“于阆州西南九十里,县界有盐井故名,宋因之。”
最后,还有学者认为“三陈”曾生活过的村子在今河南新郑市郭店镇。如今那里的村子的名字仍为“宰相陈村”。村子周边至今仍流传一首民谣:宰相陈,人地灵;石生像,列队迎;陈公碑,傲苍穹;崇孝寺,皇上封。
至于“三陈”的“故乡”到底在哪里,还需专家们进一步考证核实!
“三陈”中的陈尧佐,为陈省华次子,陈尧叟之弟。
关于他的为人,我们可以从几则民间流传的轶事来看看。
陈尧佐知寿州时,遭逢饥荒,他自己率先献米做粥来赈济饥民,寿州官民因而争相献米,保全了数万百姓的性命。陈尧佐事后说:“我难道会把此事当成私人的恩惠吗?只是因为与其用政令指挥人,不如以身作则,而让大家自愿仿效。”
当时祥符知县陈诂治理严厉苛刻,官员打算加罪陈诂,便使县为之一空,刘太后果然愤怒;但陈诂与宰相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以嫌不敢争辩。事情传至枢密院,只有陈尧佐说:“惩处陈诂则奸吏得计,以后谁敢再约束胥吏呢?”陈诂因此得以免罪。
陈尧佐性情勤俭节约,看见动物必定告诫左右侍人不要杀害。器物衣服坏了,随时就缝补,说:“无非是使之不全部被丢弃。”自号“知余子”。临终前一日,自撰墓志说:“年寿八十二不为夭折,官一品不为低贱,使相接受俸禄不为耻辱,这三者大略可以归息于父亲栖神之地了。”陈抟曾对他的父亲说:“您三个儿子都当为将相,惟有中子显贵而且年寿高。”后来果像陈抟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