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院士讲科学》,该书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总策划,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专家:栾恩杰,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016年,中国决定将每年4月24日确立为“中国航天日”,以宣传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相关的科技知识。那么,“航天精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中国是如何从“一穷二白”开始,到掌握了处于人类科技体系顶端的航天技术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6年,中国决定将每年4月24日确立为“中国航天日”。对于所有的航天工作者来说,这都是一则振奋的消息,中国的航天事业,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6年。经过60年的努力奋斗,中国航天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
自力更生的航天路
1957年10月15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开始引进苏联的航空、航天与核能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逆向工程,也就是根据已有的实物来重新绘制图纸,准备用8年的时间掌握这些尖端国防技术。但在1959年夏天,中苏关系走向恶化。苏联撤回所有的援华专家,并废除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当时,中国正因为严重的天灾,以及先前的“大跃进”运动等经济政策失误,面临着严重的物资匮乏和饥馑。苏联撤回援助的做法,令中国的境遇雪上加霜。
这一事件使中国意识到,最先进的国防科技是不可能通过购买来获得的。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因为敌视社会主义新中国,对很多重要的高科技设备实施禁运。这样的时局,使中国决定走出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真正实现新中国成立之时“站起来”的誓言。
1960年,在苏联撤回专家之后,中国仍然完成了对苏联P-2导弹的逆向工程,根据这种实际上是基于V-2开发的短程弹道导弹,研制出了东风-1弹道导弹。此后,中国开始了独立研制弹道导弹的征程,第一种真正装备部队的弹道导弹东风-2,在1964年研制成功。
弹道导弹的飞行轨道无须环绕地球;而如果研发人员进一步提升导弹的推力,直到可以让它负载的航天器能环绕地球运行,就进入了航天发射的领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东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人造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掌握核潜艇技术
掌握了航天技术,也意味着具有发展弹道导弹全球打击能力的基础。在研制陆基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同时,中国也开始自主研制核潜艇,并开发在核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的技术,以增强遭受核打击之后反击的能力。
不同于以柴油机和电动机为动力的常规潜艇,核潜艇可以在水下长时间高速航行,不必为充电而上浮,拥有更好的隐蔽性。如果未来发生核战争,陆基核导弹往往会被摧毁,无论被固定在发射架上还是藏在发射井里,生存力都不算高;只有通过公路或铁路机动的核导弹会有稍高一些的生存力。但潜藏在茫茫大洋深处的核潜艇,是极难被发现和探测的。因此,在其他核武器都被摧毁的情况下,弹道导弹核潜艇通常代表着最后的核反击能力。
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相继掌握了核潜艇技术。中国也意识到了核潜艇的战术和战略优势,并希望苏联在这方面予以援助,但遭到了拒绝。苏联认为,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太差,不足以制造核潜艇这样的高技术武器。苏联的高傲,极大地刺痛了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自尊。
于是,中国从几张国外报纸上模糊的新闻照片以及美国制造的核潜艇玩具模型起步,逐渐摸清了核潜艇的秘密。1982年和1988年,中国两次成功地从核潜艇上试射弹道导弹,终于掌握了这种对于核反击来说极为关键的技术,使国家安全从此更有保障。
通过此前数十年的赶超,中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未来,我们需要继续保持在航天技术的“第一梯队”里,而这也有赖于同学们这样的新生力量的成长,或者说航天知识、航天精神的传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