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熔断机制背后的根本原因竟是…

继1月4号熔断机制全民首测成功后,谁能想到没过去几天,《熔断2》又盛大上演。由全体中国股民参演的《熔断1》结束后,各位段子手纷纷出动,比如:

什么是熔断?就是割韭菜的机器休息15分钟而已,15分钟还不够的话,直接休息一天!每次打游戏快输时也会怒拔网线,这就是同一个道理。

你们懂什么?网络游戏上线前都要封测公测,你以为“熔断”上线就不用测试了吗?程序猿说了:这是试试这个机制软件调试的效果而已,广大股民不用担心。

韭菜纷纷发来祝贺,熔断机制首日就试验成功!这机制真好使!

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实行了一次熔断机制。而我们只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美国9年要走的路。

公元2016年头一天股市就跌至7%,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于是把这一天成为“头七”。

据说,交通部门今晚也可以开庆功会了,标题是:“大批人员提前下班,交通晚高峰实现路路畅通”。

其实啦,我觉得各行各业应该都有一个熔断机制,那天违章的太多,交警可以直接下班不用罚了;那天雾霾太重,气象部门可以直接下班不用报了;那天新闻太多,编辑们可以立即下班不用写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仅仅隔了两天,《熔断2》又盛大上演。

这次跟几天前最大的区别是,留给段子手编段子的时间不怎么多,上次熔断好歹还过了中午,今天上午才10点钟,A股再次熔断!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7%,暂停交易至收盘,此时距离开盘时间还不足半小时!全天交易时间仅15分钟。虽然时间有限但是段子手们还是不负众望:

上班是早高峰,下班还是早高峰!羡慕死了。

我下班了,四个工作日只两天正儿八经的上班。

今天一在交易所上班的哥们睡过头了,迟到了二十多分钟。快到时赶紧打电话给老板说快到了。谁料老板说,算了,不用来上班了!哥们急了,别啊,不就迟个到么,至于么…

证券行业就是好,牛市挣钱多,熊市下班早。珍惜身边的还单身的证券从业人员吧,有了熔断机制,相信他们很快就能席卷全国的婚恋市场。进能养家退能顾家,这样的哪儿找去。

今天隔壁老王敲门的时候,小明已经在家了。

三胖试验清单,A股试验熔断。

当熔断成为常态,全世界都赶来围观:

讲了这么多,那么熔断机制的背后,有什么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呢?

从心理学角度,股票市场设置熔断机制,在上涨或下跌超过一定的阈限暂停交易,确实能有效地避免投资者的非理性的决策。决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作出风险决策时,会根据情境不同而选择或倾向于不同的策略。当面对压力情境时,人们更可能作出非理性的两极化决策,如极端的冒险或过分的保守;但是当时间充裕时,人们则更可能倾向于理性的决策。

当一个股票市场出现大幅度的下挫或上涨时,股票投资者无论是买或卖实际上就会面临更大的决策压力。当股市指数连续下挫或上涨,人们很容易被盲目的恐慌或乐观所控制,出现非理性的追涨杀跌,促使市场指数进一步地两极化。事实上,股市庄家和操纵者也往往利用人们的这种非理性决策误区来牟取私利。

熔断机制的好处就在于,当股票投资者们在面临股指连续下挫或上涨的压力情境下,暂停交易阻止了人们可能的非理性抛售或追涨,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来使第二天的决策趋于理性。这也是为什么有建议说当要发脾气或者做重大决定时可以先数一百个数平息下情绪再决策或者等到第二天再做决策。从这个角度来看,熔断机制确实能有效地抑制股市可能的高风险。

但问题是,正如硬币有两面,任何市场干预都必然隐含着相对的另一面,熔断机制既能抑制风险,也可能会激化和推高风险。熔断机制起效的边界条件是大量投资者并不能真正判断股市的多空走势,仅仅因为市场指数的连续下挫或上扬而使他们在讯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出现从众的追随行为,那么熔断就能使他们重归理性。但如果投资者普遍看空预期的情况下,熔断机制则可能出现相反的心理效应,进一步地加剧恐慌,并使风险连续累积。

正是因为熔断机制像一把双刃剑,市场管理者并不能有效判断大量投资者到底是盲目的,还是集体看空预期的。如果是后者,那么熔断不仅无助于消弭股市风险,反而反向推高人们的看空预期,使更多的投资者在复市后抓紧时间抛售。所以,美国虽然在1987年股灾之后,资本市场就开始设立熔断机制,但始终遭到自由市场派的杯葛而没有实质性执行,这么多年来,也仅仅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触发过一次。

就在熔断后不久,证监会近日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市场情况,讨论熔断机制。而就在昨日证监会曾表示,对熔断机制报以开放的态度,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完善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没有统一的做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将根据熔断机制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最后的最后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整理编辑:蛋挞老爹

部分段子来源于网络,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大五人格微信公众号 (ID:the_bigf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