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吕不韦编了本书,悬赏千两黄金求删减,却无人能改得动一个字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大商人,他有着非凡的投资头脑。有一次,他到邯郸经商,见到了在赵国生活的作为秦国人质的王孙子楚。吕不韦凭着多年经商的头脑,认为子楚“奇货可居”,于是出重金资助他,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的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

后来,庄襄王子楚即位后,马上就封吕不韦为文信侯,相当于相国之位。三年后,庄襄王得病去世,赫赫有名的秦始皇赢政接了王位,吕不韦又被尊封为仲父,操纵着国家大权。

网络配图

当时的社会流行养士之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养着数千名的门客。吕不韦自然也不甘于落后,也招来三千文人学士,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什么样的人儿都有。吕不韦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这些门客在平日里为他出谋划策,以巩固他的政权。

吕不韦养门客和别的人养门客的目的完全不同,别人养门客那只是为自己服务的,而吕不韦养门客是真为秦国储备人才的。在吕不韦执政期间,其实是做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但是内政实力大增,而对六国不断用兵,大大削弱了六国实力,秦国综合有了很大提升,为嬴政统一全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所作的这些贡献,不仅对秦国贡献极大,其实对后世的中国贡献也极大。

位极人臣的吕不韦,一直羡慕能够著书立说、名垂千史的人。他也想出那么一两本书,也好青史留名。可自己是商人出身,没有那么深的学识。这些问题都难不倒聪明的吕不韦,他自有妙计!吕不韦把他的门客聚到一起,让他们写出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由挑选出的几名做文章的高手来删定、整理、归类,然后编集成二十多万字的《吕氏春秋》。

网络配图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认为自己编的这本书,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这本书为吕不韦在秦国执政做了理论基础,而《吕氏春秋》在后世中国文化思想上也是有极大的影响力。

为了显示《吕氏春秋》的精要和独一不二,吕不韦在咸阳公开发布此书,然后大为宣传:只要有人能够增域减少—个字,就赏赐千两黄金!消息一出,顿时人潮涌动,前来观看的人成千上万。很快,一个多月过去了,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站出来,改得动一个字。吕不韦非常得意,下令抄录全书传送各地,他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网络配图

《吕氏春秋》在当时被列为了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吕不韦写此书不仅仅是为了装大牌蒜,现在看来,其实吕氏春秋不仅仅一字千金,更是一部治国安邦的奇典。可惜秦始皇并未按《吕氏春秋》说的来做,也许做了,秦国就不会那么短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