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在哪里都那么受欢迎?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人自带光芒。他们仿佛是上帝的宠儿,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家都说他们人缘好,既羡慕也疑惑,明明都是同事,朝夕相处,可能他的工作能力都不如自己,但是为什么他却这么受欢迎?

有一家单位,来了两个姑娘,一起在公司实习。她们毕业的大学差不多,业务能力也相差无几。到了实习期结束的时候,老板让大家从两个姑娘中选择一个留下,另一个离开。结果让人很意外,那个看上去精干努力的姑娘最后离开了。因为大家是这样告诉老板的:虽然留下来的姑娘偶尔粗心,但是却可以改进。她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不论是倒茶、扫地、定外卖都会抢着做,而且毫无怨言,脸上从来没有不情愿或者抱怨的神情,只有为大家服务的真诚和开心。所以,她不会的,我们都愿意教。而相对一个冷漠自私的新同事,我们更愿意留下一个讨喜的小姑娘。

的确,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在一个群体中,没有人可以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能够成为一个融入群体,甚至是受到别人欢迎的人十分重要,而真诚又温暖的人,总会被周围世界温柔以待。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人受欢迎,但是为什么你的人缘依然不太好?

有的人可能会说,因为这太难了!我需要彻底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这对已经这么生活几十年的自己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其实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甚至不需要改变你的性格,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让人温暖舒适的品质。我们的身边一定有过这样的朋友,他们话很少,但是总会让你觉得很舒服,很温暖。他们总是给你积极、中肯的建议,而不是句句带刺,时刻习惯性地反驳你。他们不仅想着自己,也时刻想着别人,为别人的方便考虑。

而你和TA,到底差在哪里?

既然是“豆腐心”就不要“刀子嘴”

如果你心存善意,那么请你说话不要句句带刺。否则,当你的语言先入为主地伤害了对方,谁又有心情继续探究你是否真心呢?

举个例子,一个朋友失恋了,很多人会自认为幽默地说:“有什么呀,这种男人也值得你这么伤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但是,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却只会给朋友更大的打击,让人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换个说法,如果你试着安慰:“你哭吧,发泄出来会好很多,但是别忘了你还有我呢,我会一直陪着你。”这种温暖又贴心的话语,朋友一定会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所以,对待朋友的想法,少一些奚落和冷漠,多一些鼓励和赞美。这样的你,怎么会不受欢迎。

既然是“别人的事”就不要总是“我认为”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只考虑自己,要学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做到换位思考。而在这中间,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从自己角度思考别人的问题。因为你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复制。

2、当与他人观点相左时,即使不赞同也要尊重他人的想法。

3、遇到对他人叙述的事情感到迷惑时,请不要私自揣测,应要耐心向他人请教。比如不断询问:“我这样理解对吗?”从而使矛盾能在最大程度上被缓和。

提高自己的修养,从一个微笑开始

一个人遇到自己的朋友时,总会上前热情的打招呼,露出温暖的笑容,而当面对陌生人时的态度则因人而异。有人说,一个人的修养反应在他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上。即使这个人和你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如果你依然可以报以善良的微笑,那么平易近人的你,一定是优秀而富有魅力的。

如果你觉得,你距离成为这种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甚至需要改变自己,那么,也请你不要气馁。因为前文提到过,我们都具备让人温暖舒适的品质。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内心的善良永远都在。即使因为客观因素,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改变了很多,但是初心未改。了解了这些,我们便知道,不是那些人缘好的同事、朋友自带光芒,而是因为他们活出了我们应有的模样。

你对他人报以善意,真心相待,世界必定回报你同样的温暖,或早或晚。这样的你,真诚又善良,也将成为别人眼中的光芒。

01含蓄:为彼此的交往留余地

西汉名相萧何善于理政,却不懂提意见的艺术。他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皇家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荒地用来放养禽兽。于是他就跟刘邦提意见请求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没想到刘邦看了萧何的奏章很不高兴,让人将萧何抓进牢里关了起来。原来,刘邦以为萧何示好百姓、收买人心,其实呢,萧何的意思并不是这样,只是单纯的认为土地浪费了。若没有一个叫王卫尉的侍卫为萧何申辩,那么,朝中就将失去一位良相。

到了现代,我们说话依然含蓄,有些话甚至含蓄得让人很难理解。比如,我们会说“我不确定这样是不是能够实行”,其潜台词往往是“这根本行不通”。又如“或许你可以去询问一下别人的看法”,其潜台词往往是“你问我也没有用”。像这样的含蓄之语,若你不懂,往往很难领会说话之人的心思。

02谦虚:让你备受人们的欢迎

儒家圣贤孔子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孟之反的将军,在整个军队吃了败仗的时候,勇敢地带领军队列阵,并为整支军队垫后。待全军安全回城后,大家都赞扬他,他却回答道:“不是我特别勇敢,实在是我的马不肯走啊!”孟之反的勇敢有目共睹,但他并没有因此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相反,他选择了谦虚,因而人们更加喜欢他了。

中国人是崇尚谦虚的,说话也是这样,自高自大、爱出风头的人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

尽管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一个人的豪言壮语而激奋,但是没有几个人会喜欢自高自大的人。谦虚地表达,会让你备受欢迎。相反,狂妄地卖弄,则会惹来他人的非议和反感。

03客气:是礼貌,更是修养

有的人说话不见外,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不错,但实际上很容易让人讨厌。比如有些问候:“你还没死啊?”“喂,要死的,你跟我出来一下!”他们自以为这样说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可是听者心中未必舒服。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关系,客气和礼貌总是维持友好感情的润滑剂。

04分寸:切记别把话说得太死

虽然我们喜欢说话不含糊的人,但在很多场合回答别人的问题时,我们却不太喜欢给出明确的答案,而习惯使用“大概”“可能”“也许”“好像”等词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我们的文化性格有关。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具体到说话上,也同样如此。因为话说的太满,使得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很容易造成一些问题。

有道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做事留有余地,不把人逼上绝路;说话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的太满。因为凡事总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意外,以免自己将来下不了台。记住清代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福不享尽有余德,势不使劲有余力,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心不用尽有余量。”

05镇定:要有从容不迫的气度

淝水之战断送了苻坚的伟业,却成就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声,这个人就是谢安。

谢安的气度被后人所敬仰和推崇。诗仙李白的诗里曾这样描写他:“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多么风度翩翩、临危不惧、从容自若的大将风度!中国人就喜欢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风采。谢安的心理素质无疑是极好的。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面临危机的时候,谢安的内心肯定不会像表面上那样平静,他的内心也会忐忑,一旦战争失败,他的国家就将分崩离析。

在中国人眼里,那些说话语气平和、行事从容不迫的人必定是做大事的料,就是因为他们喜怒不形于色,沉得住气。相反,那些遇事慌张的人,则通常不被人看好。因此,故作镇定不是什么可耻或虚伪的事情,事实上,这是一种实用的智慧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