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看的连环画故事里面有这么一则:
说是成吉思汗某年冬天出征,队伍在严寒中急行军数日,没有热食热水,人马疲乏不堪,成吉思汗看这个样子就是按时抵达也无法作战,便传令休整,搭帐篷埋锅煮羊肉,谁知水刚烧上,探子飞马来报:我军行迹暴露,敌方大军已经离此不远,正飞奔过来...这把一帐篷将帅都吓了一跳,正不知怎么办好,正在切羊肉的老伙夫发言到:大汗,可令军中伙夫将羊肉尽量切薄,使之易熟,再取姜蒜捣碎,蘸着吃,使人发汗,就有力气应敌了。成吉思汗依计,结果长途跑来,又冻又饿疲乏不堪的敌军一头撞上了刚吃饱喝足,满头大汗的蒙古军...大胜之后,成吉思汗还重赏了这个老伙夫。
问题是...这样的事,历史上真的有过吗?怎么听着像是演义?
“贾志国”回复:涅特,北派涮羊肉要加n多佐料的做法是八旗健儿们最终完善的。
“yujy2003”回复:蒙古人行军的时候不是这么吃东西的,是吃肉干的。
“che”回复:三峰山之战,蒙古军队采取了疲劳金兵的战术:当金兵进击时,蒙军不战自退;金兵刚扎营寨,蒙军就来偷袭。金兵昼夜不得休息,甚至三天吃不上饭,结果被蒙军包围在三峰山。当时恰逢天降大雪,气候非常寒冷,蒙军与河北降军在四面烤火煮肉,轮番休息。金兵却披甲僵立雪中,饥寒交迫。
“铅球万袋”回复:不过这个故事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合理性:故事发生在扎营之后,而不是在行军状态。
“慎独习劳SC苍狼图腾”回复:我怎么记得是传说忽必烈啊哈哈。
“家有布熊”回复:这类故事我有点疑问,同样的路程,蒙古人是逃,金兵是追,为毛金兵的体力先被耗光,扎营也是,金兵有营盘,蒙古人去袭营毫无收获,不是应该蒙古人吃亏吗?到底这一仗蒙古人多还是金兵多?
“伟才”回复:金人已经断粮。
“狐狸大仙”回复:我也记得是忽必烈啊,八斤涮肉力推阿里不哥。
“yujy2003”回复:蒙古人有机动的优势,蒙古人一渡河,金人就上来要和蒙古人决战,蒙古人不睬金人,转身就走,金人追不上,然后再加上天气突变的原因,很快就让蒙古人拖垮了。兵力是金人有优势,原来金军主将的意思是对蒙古人半渡而击之,但监军心大,监军的意思是半渡的话只能击溃还不如等蒙古人渡河以后和蒙古人决战,把蒙古人全部吃掉。主将拗不过监军,就听从了监军的意见,然后剩下的事,大家就知道了。
“h__l”回复:这得建立在蒙古人有兵力优势的基础上吧,至少骑兵多很多,可以轮番骚扰?
“不爽之王”回复:三峰山决战的时候蒙古骑兵可能多一些,总兵力还是金军远超蒙古,他们步兵很多。但在蒙古主力赶到之前,袭扰拖延金军的蒙古骑兵也就几千人,结果就搞得十几万金军寝食难安,行动迟缓,走到半路就把粮食耗没了。金军要是能按计划赶到汴京,说不定还能挣扎一下。结果路上被缠得走不快,半路粮尽又被逼着决战。只能说金军实在太水了,这么点骑兵袭扰都应付不来,活该玩完。
“bfachina”回复:除了陈和尚,合达,蒲阿之类的也都玩完。金军还有点战力的将领几乎一扫而空。
“zi_”回复:这不就是骑兵的典型用法么……当年面对萨拉丁,十字军也是死在这招之下……
“不爽之王”回复:主力决战之前,金军骑兵比蒙古多多了。想当年金人也是骑兵见长的主,种师中救太原还不是一样被金军这么耗死了。结果过了百把年对上蒙古,除了陈和尚那点人还像个样子,其他全都是马尾穿豆腐,实在是堕落的吓人。
“投井不忘掘井人”回复:金丢了中都以后骑兵就再没起来过,哪里来的段子。
“不动之戈”回复:蒙古人可能没有能力制作铜锅。
“刘梦龙”回复:呃,我以前听到的版本是忽必烈北上草原大战阿里布哥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死道友.不死贫道”回复:涮肉宋朝就有,而且再开封的文人中泼受推崇,不过涮的似乎是猪肉。
“江南鸣镝”回复:猪肉?然后他们传到了五国城?最后再传进关内变成了一锅两百年不停火的煮白肉……
“死道友.不死贫道”回复:女真历史上就非常偏爱肥猪肉。北宋吃的涮肉跟他们没关系,是汉族原创,好像是猪肉片成极其的薄的片。
“不爽之王”回复:……金完颜哈达、伊喇布哈自邓州率步骑十五万赴援。蒙古图垒问苏布特以方略,苏布特曰:‘城居之人,不耐辛苦,数挑以劳之战,乃可也。’遂以骑三千尾之。哈达等谋曰:‘敌兵三千而我不战,是弱也。’进至钧州沙河,蒙古兵不战而退。金军方盘营,蒙古兵复来袭。金军不得休息、食饮,且行且战,至黄榆店,距钧州三十五里。丁酉,大雪三日,金兵僵立,刀槊冻不能举。图垒以其众冲出,蒙古兵自北渡者毕集,前后以大树塞道。杨沃衍夺路而前,金军遂次三峰山,军士有不食至三日者……
金军还是想解决这点蒙古兵的,奈何做不到。他们的本质问题蒙古人看的很清楚,现在的金人退步的厉害,早就不是开国时那只坚忍耐战的劲旅了。蒙古人搞垮金军这一战的招数,简直和当年金军吃掉种师中差不多,种师中当年没什么骑兵,条件比完颜哈达这帮人大概还差点。
“伟才”回复:金军好像以重骑兵为主,追不上蒙古轻骑。
“刘梦龙”回复:呃,这个没道理,肯定是侦查的轻骑兵的,不行,重骑兵不批甲去干轻骑兵的活不就行了,其实只要做到驱散就行了。
“伟才”回复:侦查的轻骑不如蒙古多,也不如蒙古能打,去追也是送。
金人的重骑兵应该是“拐子马”这类专用冲阵用。你让他们不披甲出去打算被蒙古轻骑射成狗么。。。。
“刘梦龙”回复:重骑兵其实接受的训练本来就能干轻装这块的,哪有那么泾渭分明的区别,轻骑兵的对决就算射箭哪有那么容易命中的,蒙古骑射的射击都要靠集火来保障密度了,说到底是金军自己的骑兵不行,步兵野战水平也不行,不然步兵也能对抗轻骑兵的袭扰,争取时间构筑野战工事,结果后勤也跟不上,这一战就不该打。
“伟才”回复:大师啊,本来古代远程就都是靠覆盖来提高命中率的啊。至于后勤,完全就是自己玩砸了不带后勤辎重,只带三天干粮害的。你看战史上的描写,三天在野外吃冰雪,再勇猛再善战也要栽的。本来就已经没饭吃+天气寒冷了,再构筑野战工事死守不走,等三天过后不用蒙军来,金军冻都冻死了,饿也饿死了。
“刘梦龙”回复:呃,我感觉是这样的,本身战役规划就有问题的,那个好像不是不带辎重吧,这一战是路上遭遇了蒙古骑兵的往复袭扰,在到达最后的战场三峰山之前,物资已经耗尽了,是到了三峰山之前三天已经粮草耗尽了,禹县是个小县城得不到补给,部队其实是从初一开始就不断消耗物资,最后硬生生消耗光了,不是只带路上三天粮草吧,从正月初一开始金军就为了保卫汴梁放弃邓州出兵,此后不断的被蒙古人袭扰,金军完全没有办法,既无力应对蒙古人的袭扰,部队的体力物资不断消耗,又不得不驰援汴梁,本身就是越拖战斗力越弱,是一个死局,按理说应该集中有限力量要么和蒙古人打一场决战,要么干脆放弃进军的意图,起码保存自己,金军只能一路向死路奔,完颜陈和尚的部队不久前还刚刚以少胜多打赢了蒙古军队,可见金军如果集中物资还是有可能打破蒙古人袭扰的,但是金军就像被狼群驱赶的野牛一样,只有一路向前,不时反抗一下,一点点被耗尽体力,这是因为金军的战役目的是前往开封,可是实际情况是已经没法在不决战的情况下,到达开封了,又没有决战的决心和勇气,也不敢改变计划,死了也是活该啦。
金人遭遇的问题是什么,部队需要休整,需要物资,金军如果不是拼命赶路的话,这两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比如干脆改道进入大城市进行休整,进行物资的补充,甚至应该减少一部分力量,尤其在当地不能支撑这么大军队的情况下,完成补充后再次出发,但是金军为了增援开封只能不断强行军,这个局面也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另外,三峰山之前,准确的说是正月十二到禹县之前,金军的主要问题是没法得到休息,也没有时间煮饭,这一点其实休整之后再决战才有机会的,这一点,起码步兵能构建野战工事,赢得半天的时间也好,就不会落到从初一开始就没有好好休息的境地了,有限物资的先全部处理掉,破釜沉舟起码还有机会,禹县是一个小县城本来就不能供应二十万大军的物资的,金军不得已进入禹县只是把有限的物资全部消耗掉了而已。
“不爽之王”回复:史书对战斗细节描述不多,只能靠推测。我以为金军的状态实际上是那种战斗力和心理双重劣势军队所面临的典型困境:不敢大胆分兵作战,只能消极抱团自保。把自己手下的骑兵分出一些专门对付袭扰的蒙古骑兵,保证主力运动,理论上当然应该是合适的做法,但史书没有金人这样做的记载,我推测他们可能也没这么干。从金蒙多年交战经历来看,金人基本上屡战屡败,贸然分兵出去跟蒙古周旋估计也是凶多吉少,何况此时金国骑兵奇缺,这些骑兵基本上是最后拿得出手的人马了,更加不敢大胆使用。最后,在蒙古骑兵的积极活动之下,此时的金军侦骑可能已经无法有效探查战场周边情报,史书记载的金军行动总给人一种摸黑走路的感觉,如果是这种情形,统帅就更加难以决断了。最后就是啥都不敢干,只能全军挤成一团学乌龟,最后被敌军集结兵力一起解决。类似这样的局面历史上重演过无数次,明军面对清军,国民党军面对解放军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形。
“穆好古”回复:今天的塔式铜锅,是北京八旗们发明的。
本文作者:铅球万袋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