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智力、智商都有什么区别?

如果非要把这三个概念进行个分类,我想应该是“智慧、(智力、智商)”。

简单粗暴地说,如果智慧是对文科生的嘉奖,那么智力、智商就是对理科生的表扬,相比智力、智商可以定个量表分个高低,“智慧”的概念十足“虚无缥缈”——自有一套处事理论的哲学家,你可以说他有大智慧;运筹帷幄的权谋者,你可以说他有大智慧;宁静古刹的禅修者,你也可以说他有大智慧。

而作为这种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小到街边谈棋的路人甲都可能会有的品质,“智慧”不仅可以是对自然哲理的领悟,也可以是对人情世故的掌控等等,可以实用在生活小事,也可以僻静成高岭之花,所以别说是评定高下了,就连下个定义都不甚轻松。


智力,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据说“智力”是最广为使用、接受,却也最令人困惑和难以捉摸的心理学概念之一。生活中常常听常常提,可是非专业人士却始终搞不清这个“智力”到底是个什么力?其实这个问题连“专业人士”也没搞清,心理学家会给“智力”下定义,但每个研究“智力”的却都有不同的定义——

斯皮尔曼的“智力”是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相对立(二因素说);

瑟斯顿的“智力”是包括计算、记忆等7种能力的合体(群因素说);

卡特尔的“智力”是液态智力加晶态智力(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说);

吉尔福德的“智力”是5种内容6种产品5种操作这三个维度相结合(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斯滕博格的“智力”由成分、经验、情景所代表(智力三元论);

加德纳的“智力”是包括音乐、社交在内的八种(?)智力各自独立(多元智力观)……

还有好多,我懒得数了……所以不要再问智力是什么了,那么多心理学家都吵不出结论的事,你知道个大概就够用了。


相比智力可以五花八门的展现,智商则必须依托于一系列的量表和数据。如果说“智力”是对一组相关概念的统称,那么“智商”则是相对应的计算法则,而智商既然有“商”,那必定存在至少一组除数和被除数的概念。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里,“智商”被称为比率智商来计算(ratio IQ),即

智商=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

而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里,“智商”的计算则采用的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离差智商(deviation IQ)”,即

智商=15×标准分数+100,标准分数=(原始分-该年龄段平均分)÷该年龄段标准差。

虽然原理不同,但这两个算法无疑都跟“年龄”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如果不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你光拿一个智商测试来做,那么测了也是白测,就像你18岁测了120,你8岁的弟弟测了102,120比102高?那可不一定。

智慧,经年累月形成的对人、事、物的生活哲学;

智力,能够影响并体现在解决问题等方面上的一种综合能力;

智商,为了方便对智力进行比较而延伸出来的计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