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斩马谡?

1980年4 月10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该不该斩马谡》,文章认为,用马谡为主将并不是诸葛亮的失误,说诸葛亮没听刘备的嘱咐而错用了马谡,因此败军失地,最终“挥泪斩马谡”是不公正的。为此,作者还认为马谡在当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刘备所说“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虽然抓住了他的缺点,却有点形而上学的味道”。诸葛亮因为他确实“才气过人”才会用他,如“南征攻心之策就是马谡建议的”,诸葛亮的失误在于:马谡只做过县令、太守和参军,没有统军独当一面的经验,大敌当前,一下子让他“统大众在前”,没有锻炼和取得经验的过程,遇上强敌,“自然不免失败”;诸葛亮没有识其短长而量才使用,也没有指出他的短处而让他补短;临战“违众拔谡”,败了就“戮谡以谢众”,没能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何况马谡不但没畏罪投敌,而且认识了错误,临终还上诸葛丞相书,使全军官兵感泣,正不必‘戮遇以谢众’。”可见马谡是不该被斩的。

此文发表后,随即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

在这里,小编暂且不论马谡到底该不该斩,先来说说马谡是怎么死的吧。

要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出现于《三国演义》中,几乎家喻户晓,但问题是《三国演义》是小说,难免有艺术虚构。如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杜撰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议、“熟读兵书”等吹嘘马谡的话只见于小说、演义所载而非史实。

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志》里记载马谡的结局。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大意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即马谡在狱中病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则和《三国演义》里的相同:“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三种说法都出自同一部史书,作者都是陈寿,这种情况确实罕见。

不过,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这样的解释:马谡“失街亭”后,无奈之下率败军退回汉中,他深知自己失败后果的严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潜逃,而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也在家赋闲达二十年之久。马谡最终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但还未及行刑,马谡就病死狱中。